中国食品安全网讯(李洋 记者王再明)2025年,阿拉善盟在食品、特殊食品及食盐生产安全监管领域,坚定不移地秉持“四个最严”方针,从多个维度精准发力,深入促进监督问效,全力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双向发力,夯实监管与主体责任
以监管责任落实压实主体责任,切实履行地区指挥协调职责,依据实际状况,明确重点方向,制定监督检查计划,严格规范检查流程,强化检查实效。推广信息化监督检查系统应用,实现监管工作从计划制定到问题处置的全流程信息化闭环管理。针对抽检不合格产品,进一步完善问责问效机制。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宣贯活动,密切配合区局相关工作,持续督促问题整改与验收,确保监管工作落到实处。全力推动食品生产企业深入贯彻相关责任规定与办法,充分发挥《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的作用,实现企业自主培训覆盖率达到100%。对企业责任人实施全覆盖抽查考核,确保考核双百达标。督促食品生产者严格落实食品安全自查制度,定期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全面检查评价,强化食品生产者生产过程管控,及时整改报告食品安全事故潜在风险。组织召开食品生产履责报告暨风险研判会议,促使食品生产者增强食品安全责任意识,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多管齐下,规范许可与防控风险
规范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开展规范性抽查检查。全面推行《内蒙古自治区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店小食杂店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系列配套管理办法,助力规范各类登记管理制度。对周期性生产企业严格履行停复产报告及复产验收制度,除日常监督检查内容外,详细摸清企业历史生产情况、停产原因、当前生产条件以及复产风险等。督促特殊食品及食盐生产企业严格落实停复产报告和自查要求,及时开展验收工作。在风险防控层面,持续排查重点企业、品种和区域的食品安全风险,更新“三个清单”,通过分类施策、动态管理,有效提升风险防控能力。编制年度食品生产质量安全形势分析报告,全面梳理各食品类别产业发展状况、主要风险问题及监管应对措施。高度重视食品生产安全舆情应对工作,及时分析研判、有效处置问题隐患,统筹把握舆情处置时度效,强化投诉举报处置,维护良好的食品安全舆论环境。
全面出击,强化检查与治理问题
在监督检查工作中,落实诚信建设工程重点任务要求,动态调整食品生产企业、小作坊风险、信用等级,建立完善信用档案。适时开展体系检查,对市场影响面大的生产企业和“网红食品”生产者开展重点监督检查,对发现问题线索的食品生产者开展飞行检查,促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检查体系。加强委托加工行为监管,强化特殊食品及食盐生产企业检查,确保企业保持许可一致条件,保障特殊食品及食盐质量安全。在重点食品安全问题治理上,持续加大对食品生产环节“两超一非”问题的治理力度,对食用植物油、肉类产品、调味品、乳制品、包装饮用水、酒类、食糖、淀粉制品等存在的食品生产安全问题进行重点治理,对发现问题实行闭环管理。加强小作坊重点治理,引导小作坊依法合规生产,净化食品生产市场环境。协调开展风险物质靶向抽检,对高风险食品及涉及小作坊生产的重点民生食品开展监督检查和抽检监测工作。
协同推进,助企发展与夯实基础
开展市场监管助企行动,深化食品生产“千企万坊”帮扶行动。聚焦食品生产主体的急难愁盼问题,着力解决实际困难,推动小作坊全方位提质增效,助力企业标准体系建设,增强市场竞争力。持续开展乳制品、肉制品质量安全提升行动,规范地方特色乳制品生产行为,持续推进食品小作坊园区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打造一批“精特美”地方特色食品小作坊。鼓励食品生产企业使用绿色包装和清洁标签,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健康安全。在筑牢监管基础工作方面,积极推进信息追溯系统的建立与推广,实现数据共享,提升监管效率,形成监管合力。持续推进食品生产职业化检查员队伍建设,做好检查员队伍的建立、管理、考核、使用、优化工作,统筹开展食品生产标准解读及监督检查应用相关内容培训,促进食品安全监管能力素质提升。加强基础性调查研究,精心谋划食品、特殊食品及食盐生产安全监管规划内容,强化监管执法、服务产业发展、坚守安全底线、夯实基础支撑,着力提升食品生产安全监管效能。
通过以上一系列措施,阿拉善盟将全面提升食品、特殊食品及食盐生产安全监管水平,为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提供坚实保障,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阿拉善盟市场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