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崔淑敏 记者王再明)呼和浩特市检验检测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按照“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工作思路,推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在体系发展、防范风险、严格监测、队伍建设等方面共同发力,与党建工作目标同向、部署同步、工作同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高质量发展。
“融”字为先 业务与党建融合 推动协同发展
持续完善“党建铸魂 兴检为民”党建品牌,利用“党建+技术+服务”协同模式,主动作为、履职尽责,充分发挥药物警戒技术支撑作用。激发党员立足监测岗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升党员队伍政治素养和专业素质。由党支部牵头,统筹调度党建与监测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在包联社区开展“筑梦幸福邻里 共建和谐社区”等主题党日活动,向社区居民宣传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不良反应(事件)监测等科普知识,解答群众在用药安全方面的疑难困惑,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实”字为本 注重工作实效 完善体系建设
坚持把党的领导融入监测工作各环节,持续巩固“一体两翼”药物警戒工作格局,在构建监测网络、哨点单位培育方面夯实工作基础,拓宽药品不良反应主动报告途径。构建覆盖自治区、市、旗县区、乡镇医疗机构的药品安全监测网络,增设化妆品不良反应“二维码”直报途径,对辖区医疗机构、医药经营企业和化妆品经营场所等上报问题适时提供技术咨询和业务指导,确保监测工作规范化与科学化。强化哨点医院建设,完善监测体系,巩固医疗机构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工作机制。目前,全市共有自治区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哨点医院5家、自治区级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监测哨点医院6家、自治区级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哨点4家,数量居自治区各盟市首位;有国家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哨点2家、国家级药物滥用监测哨点1家。
“防”字为要 提升工作质量 明确风险要点
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将“四个最严”要求贯穿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始终。多措并举开展“四项监测”工作,在提升报告数量和质量、加强风险管理和提升科研协作方面精准发力,推进监测工作提质增效。2024年共收到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8703份,较上年增长24.15%。深度剖析海量数据,利用“监测-分析-预警-改进”的闭环管理系统,成功挖掘提取1个药品风险信号、4个医疗器械风险信号、1个化妆品风险管理建议,为有关部门对相关产品采取风险控制措施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新”字为魂 探索创新培训 激发队伍潜能
创新“内训强根基、外训拓视野、双轨促长效”监测培训模式,利用“集中学习练精兵 一线培训强实战”形式,全面激发监测队伍业务专业活力。面向基层市场监管局、相关医疗机构、医药经营企业深耕业务培训,全面系统开展“两品一械”不良反应(事件)和药物滥用监测培训、全市基层医疗机构药物警戒职工技能提升培训、“两品一械”安全性分析评价与风险管理培训以及药品安全监测业务培训班和报告质量评估班,促进各旗县区市场监管局、各医疗机构之间的经验交流和信息共享,有效提高医疗机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基层工作人员药物警戒工作能力和水平。(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