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张蒙 记者李甜甜)近日,自阿根廷进口的24吨红虾抵达天津某冷链物流有限公司,天津新港海关第一时间对货物进行查验。
据了解,水产是拉美地区多个国家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拉美地区的水产品产量高、品质好。秘鲁的南美白虾、智利的三文鱼、帝王蟹、阿根廷的红虾等,越来越多拉美地区的优质水产品自天津口岸通关后进入到国内市场,丰富了国内居民的日常消费选择。
中拉命运共同体成立10年来,中国-尼加拉瓜、中国-厄瓜多尔自贸协定、中国-洪都拉斯自贸协定早期收获安排相继实施,经评估准入国家和水产品类范围不断扩大,拉美优质水产品以更优惠、便捷的方式进入到国内。1-10月,天津口岸自拉美进口水产品41.8万吨,货值132.5亿元,在全国口岸排名第一。
天津海关积极发挥自身职能,切实推动“津关24条”落地见效。加大对拉美地区境外水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的注册评审指导力度,确保更多的合规企业获得注册。不断优化监管流程,开通水产品通关绿色通道,建立“码头-企业-海关”三方联动机制,实现进口水产品随到随卸、随到随检、合格即放。积极推广进口水产品“汇总征税”等便利措施,各项优惠便捷措施组合发力,不断提高通关效率,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在保障货物快速通关的同时,天津海关全力做好进境水产品安全监管工作,以智慧海关建设为抓手,推广应用‘进口食品风险智能预警系统’,督促企业严格落实进口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确保进境水产品放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