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重庆中小学“烟火气”春游玩出新花样

2025-04-16 10:53来源:央广网 编辑:左淇菘

四月,山花烂漫,春意盎然。近期,重庆多所中小学学生纷纷走出课堂,开启“春游模式”。有学校组织学生背着锅碗瓢盆去野炊,有学校的学生化身“农夫”体验耕种辛劳,还有学校组织学生开启一场科技探索之旅……春游到底怎么游?是单纯的“玩”还是要赋予教育意义?

背着锅碗瓢盆去野炊,“土味”春游受热捧。“哞——哞——”渝北区港悦大道附近一条小路旁,附近村民养的一头黄牛一边吃草一边低声叫唤,一群背着锅碗瓢盆的学生听到后,跟着学了起来,引得大家哈哈大笑。4月8日上午8点半,渝北区鹿山小学近700名师生开展了以“膳食营养·龙娃当家”为主题的“春游”活动。

15分钟后,孩子们抵达“野炊大本营”时,前来“支援”的家长们已等候在此。各班迅速划定“伙食阵地”,孩子们也明确分工:有的搬石头砌灶、有的去找干树枝……随着一缕缕炊烟升起,一场“厨艺大作战”开始上演。

六年级(2)班的周俊羽和父亲搭档炸酥肉。当一锅金灿灿的酥肉出锅后,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围上来品尝。

不远处的红色天幕下,三年级(1)班的刘启晨正在教班上的7名同学包抄手。抄手皮是面粉做的,加点水后会变黏,就能粘起来。在她的指导下,一张张面皮逐渐变成一颗颗饱满的抄手。

“钵钵鸡、钵钵鸡,一元一串的钵钵鸡。”三年级(1)班旁边,一年级(4)班的学生一边串钵钵鸡一边唱歌,在他们的歌声和笑声中,一大盆钵钵鸡很快就串好了。

其他班级的孩子们也是各显身手:一年级(1)班的同学们在家长带领下做起冰糖葫芦;四年级(1)班的同学准备做蛋炒饭;五年级(2)班的孩子一边烧烤一边吆喝;五年级(3)班的傅建豪同学正卖力地炒着柴火鸡……

“这个活动太有意思了,我是专门请假过来的。看着这些锅碗瓢盆,一下就找回了小时候的记忆。”四年级(2)班学生家长胡女士说。

活动结束后,在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下,孩子捡拾干净地上的垃圾,带回学校统一处理。

据了解,不只鹿山小学,重庆市多所中小学也开启了“土味”春游:渝北区兴隆中心小学的孩子们背着锅碗瓢盆,徒步去野炊的视频火爆全网;荣昌中学的春游同样烟火气十足,同学们个个争当烤鱼大厨……

学非遗、进研究院、探秘科技园,春游也能很多元。除了野炊,一些学校还推出丰富多样的春游活动,让孩子们亲近自然、亲近科学。

“插秧啰……”4月8日,渝北区巴蜀小学六年级学生来到东升村乡村美育·艺术研学课堂教育基地。在这里,他们穿上雨靴、脱掉外套,化身农夫下田插秧,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带领下学习非遗编竹筐。

与高年级同学不同,该校一年级的孩子们来到七彩祥云开心农场,在这里认识蔬菜、采摘蔬菜。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制作泡菜。洗萝卜、切萝卜、装坛子……只见学生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不一会儿,一坛坛泡菜就制作完成了。

其他各年级也有属于自己的活动:三年级的学生用石磨研磨豆子、过滤豆渣、看豆花凝固的神奇变化;四年级的学生自己动手把一碗碗面粉做成一根根面条,并品尝了自己的劳动成果;五年级的同学则学会了采茶和制茶技艺……

渝北巴蜀小学专职副书记李颖介绍,这次“春游”活动,以“我有一双巧巧手”为主题,通过“做中学、学中悟”的方式,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动手实践中体会劳动的意义。

除了渝北区巴蜀小学,重庆多所学校也将劳动教育融入春日实践活动中。例如,重庆市第十八中学的学生们来到江北区铁山坪街道翠微社区的农田里,翻耕、播种、施肥、浇水……

也有学校选择用脚步丈量春日;还有的学校在春光中探索科技和生产的奥秘……

春游该怎么游?专家这样说。学生们在充分享受春游快乐的时候,一些话题在网络上引起热议:春游是单纯的“玩”,还是要赋予教育意义?要不要带着“任务”去玩?

重庆市青少年社会教育协会秘书长曾剑表示,春游到底该怎么玩,其实并无明确的界定,毕竟孩子认识世界的方式有很多种。纯玩也好,带着教育意义也罢,关键要结合教学实际,利用好学校的资源,因地制宜构建多元春游路径。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研学实践活动主题要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结合,发展学生适应未来生活所需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和正确价值观。学校要结合教学实际、学龄特点设计和实施研学课程,突出课程的校外延伸和校本化融合。(李周芳)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