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 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通过政策引领、监管护航、产业融合、品牌赋能加快绿色优质农产品发展,助推产业提升,促进共同富裕。截至2025年2月底,全市绿色优质农产品数量破1000个,创建国家级、省级平台项目60余个,绿色优质农产品年产值突破200亿元,绿色食品生产主体户均增收超3万元。
政策引路,激活动能。
一是政策先行。把绿色优质农产品发展纳入乡村振兴大局和缩小“三大差距”行列,持续出台《杭州市“菜篮子”工程建设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杭州市高质量推进乡村产业振兴行动计划》、《杭州市高质量推进现代农业发展项目实施方案》、《杭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业农村扶持政策挂钩实施细则》等。二是真金扶持。安排市级专项财政奖补资金,对连续持证4年及以上的绿色食品主体奖补5万至10万元,无公害农产品转绿色食品累计满10年奖补10万元,地理标志农产品首次获证奖补20万元。近5年来,累计发放市级补助资金超4000万元。三是市县联动。县级同步出台奖补办法,发挥政策叠加效应,共同发力。如淳安县虽为全省25个加快发展县之一,每年仍拿出300万左右资金实施奖补。近5年来,县级配套资金超3500万元。政策红利催生全市绿色食品数量从2019年的178个增至2024年底的705个,增幅达396%;地理标志农产品从7个增至18个,授权主体298家,增幅达257%。西湖龙井连续6年蝉联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首;千岛湖“淳牌”有机鱼产业链成为中央党校“两山”理论教学案例;临安山核桃全产业链产值突破40亿元;萧山萝卜干依托“老字号”工艺创新,2024年产量超10万吨,占据全国萝卜干市场60%份额。全市基本形成“一标一品一产业”的绿色优质农产品发展格局。
全程监管,保障品质。
一是严把源头。坚持产管并举,严优并重,构建全链条监管体系。实行投入品实名制购买制度,创建15家省级“肥药两制”示范店,推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超90%,开展重点品种专项治理,每年抽检绿色食品500批次以上,实现有效期内产品全覆盖。二是创新监管。出台《杭州市农产品生产主体信用综合监管办法》,将信用等级与品质认证、政策享受、金融贷款、展示展销等挂钩,倒逼主体提升产品品质。三是强化追溯。开发“数智农安”监管系统,将全市包括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在内的3100余家生产主体全部纳入平台,建立数字档案,动态监管,构建市、县、乡、村及生产主体五级“一张网”。推行质量安全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为生产主体量身打造纸质和电子版并行的承诺证,贯通省农业农村厅“浙农码”、衔接市场监管部门“浙食链”,实现“一码溯源、一网通查”,保障田间好产品变成餐桌“好味道”。
融合发展,助力共富。
一是找准支点。以国家级、省级项目为支点,推动当地绿色优质农产品全产业链发展。先后创建2个高质高效试点县(占全省40%)、4个国家地标农产品保护工程基地、2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个全国绿色食品一二三产融合园区、3个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基地。如桐庐县依托全国绿色食品高质高效试点县建设,打造全县域农产品绿色优质发展模式,“整建制推进水稻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入选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模式,推广“稻渔综合种养”面积2万亩,亩均综合收益提升至8000元。 二是培育“链主”。发挥“链主”企业带动作用,串联起产业链上中下游,带动周边企业和农民参与,促进共同发展。如建德草莓首创“标准地”共富模式,构建“一核八区”产业布局,2024年草莓种植面积达10万亩,产量18万吨,全产业链产值突破48亿元,占全国市场份额12%,带动3.2万农户就业,户均增收超5万元。三是产研结合。联合中国水稻所、浙江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开展绿色优质农产品“一品一策”研究,推动全产业链标准化生产。如临平区以水生蔬菜绿色食品基地为载体,推广“藕鳖共生”生态种养模式,亩均综合收益达2.8万元,较单一种植增收80%,并通过生产“西湖果莲”、开发莲子酒和莲藕粉等精深加工产品,年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带动160余名老年农户通过“奶奶共富工坊”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年增收2万元。
品牌打造,引领消费。
一是讲好故事。实行“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双轮驱动,深挖品牌故事,通过文化赋能,推动绿色优质农产品从“田间地头”走向“国际舞台”。2024年通过无人机航拍茶园全景与非遗制茶技艺展示,推出《狮峰龙井》宣传片,全网播放量破千万,西湖龙井品牌价值达84.35亿元;径山茶建成全国首个“茶禅文化数字馆”,通过VR技术还原宋代点茶场景,年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35.69亿元,产品溢价15%,入选全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联合央视拍摄《寻味杭州》纪录片,深度报道塘栖枇杷、里叶白莲等生产历史,观众超2亿人次。二是引领消费。培育15位“乡村直播推广大使”,通过淘宝、抖音等平台开展“杭州农品直播月”活动,累计销售绿色农产品超3亿元;建德草莓与盒马鲜生联名推出“草莓盲盒”,内含鲜果、果酱及IP玩偶,首月销量破10万盒;“钟山蜜梨”通过“直播带货+商超直供”模式,品牌价值增长35%,入选“长三角十大精品果品”;临安天目青顶茶与故宫文创合作推出“御茶系列”,以宋代茶器为灵感设计包装,溢价率达40%。三是拓展影响。组织企业连续多年参与国际茶博会、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等,2024年省农博会中绿色优质农产品比例达70%以上。千岛银珍茶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名录,出口欧盟市场增长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