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节气前后,正是大闸蟹蟹苗投放的时节。连日来,在灌南县硕项湖大闸蟹养殖基地,一只只张牙舞爪的“蟹宝宝”被捞出池塘分拣,再由周边地区的螃蟹养殖户运回各自的养殖区域,有的还被发往河南、山东等地,开启成“蟹”之旅。
由于气候适宜,蟹苗的个头大、成活率高,整体品质较好。在灌南县硕项湖螃蟹养殖合作社,分拣蟹苗是工人们近期的主要工作,这里约10万斤蟹苗都已被外地蟹农预订。“今年蟹苗亩产可达300公斤,同比增长10%左右。合作社实行订单销售,蟹苗早在去年11月就被订购一空,现在是我们一年中最繁忙的销售高峰期。”合作社理事长宋成伍说,“我们会仔细评估蟹苗质量,把早熟蟹、残腿蟹以及过于幼小的蟹苗挑拣出去,确保苗种均匀,提高售出蟹苗的成活率。”
宿迁螃蟹养殖大户景香去年在灌南购买3000多斤蟹苗,获得不错的养殖效益,今年再次到灌南购买2万斤公蟹苗。“灌南蟹苗质量好,成品蟹规格大,每亩水面产生的纯利润超1万元。今年,家里经营的水面用的全都是灌南蟹苗。”景香说。
“藻类含有天然虾青素,螃蟹摄入后品质会更好,因此我们采取生态养殖模式,培养对藻类有益的微生物,让水环境更利于蟹苗成长。”养殖户宋跃介绍,为了提高蟹苗质量,灌南县积极推广生态、高效、优质的绿色生态养殖模式,保证蟹苗养殖产业蓬勃发展。地处沂沭泗河下游,灌南县素有“洪水走廊”之称。凭借独特地理优势和丰富水域生态资源,该县已有30多年大闸蟹养殖历史,目前大闸蟹养殖面积达2万多亩、年产值近3亿元,蟹苗养殖面积约1000亩、每亩产值6万元左右。(赵芳 孙荪 殷开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