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薛瑞 童羽欣 记者李黎)守牢进口冷链食品安全防线,打击疫情期间假冒伪劣口罩等案件,创建省级知识产权示范园区,扶助企业专利申请、知识产权贯标和质押融资、标准制定、商标品牌建设……南京市溧水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白马分局始终坚持服务园区经济发展为抓手,以守护群众生命健康、经济安全发展为底线,持之以恒严防严控疫情,强监管守底线,优服务促发展,强创新寻突破,各项工作成效显著,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工商所”、省级“文明工商所(分局)”、省市场监管系统“先进集体”、特种设备安全管理 “先进单位”。
坚守防疫第一线,生产生活不掉“链”
位于溧水区白马镇的道格勒食品有限公司是互联网牛排头部企业“大希地”的智能工厂,每日能生产牛排32万片。白马分局几双眼睛都紧紧盯着这家全区唯一的大型进口冷链食品生产企业。
“我都快成企业不发工资、无偿加班的编外人员了,每一片牛排的原料都要经过我这个质检员的检验。”负责食品监管的白马分局副分局长周理生开玩笑道。从材料到成品,牛排要在市场监管人员的监督检查下闯过层层“查验关”“消毒关”“贮存关”“检测关”“追溯关”,保障产品质量合格、符合疫情防控要求、来源去向可追溯才能进入市场。截至目前,白马分局对道格勒开展从业人员闭环管理、各类消毒记录台账、“四证明一报告”等各类检查达123次,督促落实录入出入库信息2743条、进口货物重量达965460千克。
道格勒公司投产建设时,国内疫情较为严峻,白马分局主动上门服务向企业提供生产规划、厂区建设以及各环节疫情防控的建议,又邀请国内肉制品领域知名专家进企业。在白马分局帮助指导下,道格勒公司签约8个月后即投产达效,还成为国内肉制品加工新利网络娱乐场开户注册 首家通过SQF质量认证的企业,为发展抢出了宝贵时间与机遇。在道格勒投产后,白马分局持续严格督促企业在生产管理中落实检测接种、健康监测、索证索票、信息公示、全面消等防控工作要求,坚持“人、物、环境同防”,先后组织冷链食品从业人员“应检尽检”1363人次,环境检测506批次,阻断疫情潜伏与传播风险,筑牢冷链进口食品疫情防控安全防线。
除盯紧进口冷链食品这一防疫重点以外,白马分局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员全时全力投入到抗疫一线,全面加强食品药品、重点产品质量、市场价格等关键领域监管。疫情期间,白马分局张贴疫情宣传公告5000余份,沿街逐户巡查3400余户次,并依法查办假冒伪劣口罩等案件,严厉打击疫情期间市场监管领域违法行为。在推进属地企业复工复产时,分局还筹集口罩2万只、酒精1吨,并指导企业规范自制消毒剂,有效保障辖区企业复工防疫需求。
齐心协力保会展,激发经济强动能
“小方,请你负责对参展市场主体进行资质审核,确保一百多家参展商都有营业执照、授权书等相关手续;小王,每日供餐食品安全由你负责保障,采购、加工、贮存、留样、消毒保洁各个环节都要抓好;小薛,对博览中心的电梯进行检查,确认会场有没有安排好会展期间特种设备应急值守工作……老样子,这周末辛苦大家了。”又一场展会要在白马镇举办,分局同志们的工作被分局长戚成军梳理的井井有条,大家轻车熟路、各司其职忙碌起来。
参展商品知识产权保护、广告宣传指导监督、会场综合巡查……自2020年中国江苏白马农业国际博览中心落地以来,白马分局的各项会展保障工作更加繁重。最繁忙的时候,白马分局在近半年的时间里处于连轴转状态,无休假变成了常态,分局人员们既要为这一场展会巡视摊位、检查商品、保障维权,又要指导下一场展会主办方做好参展资质审查。
在千头万绪的保障工作中,白马分局既有干劲,也用巧劲,他们在摸索中总结经验、再将经验付诸实践,针对农食类展销会备案登记、知识产权保护、消费维权、食品特种设备安全保障等各项展会保障工作不断总结出一套套经验和方法,有效提升会展保障工作效率。
截至目前,白马分局累计保障大小会展活动50余场,其中不乏长三角种业联盟成立(首届长三角种业发展)大会、第五届苏商领袖年会等重大活动,巡查参展商展位3000多家,保障供餐逾2万人次,参展群众累计逾20万,为溧水会展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提升“两莓”附加值,开拓发展新道路
“村民们现在都把蓝莓当成致富果,政府帮我们注册了商标,打出了品牌,鲜果销售不掉还可以卖去食品园区和周边的加工厂。”石头寨村党支部书记周建明这样说。现在全村除种植蓝莓外,还有黑莓基地1900亩,“两莓”百亩以上种植企业有20家,家庭农场5家。
然而在以前,当地“两莓”种植经营户并不具备品牌意识和标准化运营能力,产品附加值较低。
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白马分局坚持“三个助力”走出一条因地制宜的发展之道:一是助力农业项目标准化,积极跟踪服务白龙有机“国家有机蓝莓种植标准化示范区”、中亮果蔬“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为代表的农业标准化项目,树立科学种植标杆;二是助力企业水平再提升,对接农高区的科教资源和系统内食品安全专家组织培训与指导,帮助中亮、宝生源、泽朗、双吉农业、田果农等以“两莓”为主的食品深加工企业提升研发能力和生产管理水平,推进本地农产品一、二产深度融合;三是助力农户经营增收益,推动“白马黑莓”“白马蓝莓”地理标志商标和26件农民专业合作社集体商标的注册和商业化运作,带动合作社农户人均每年增收3000余元,先后帮助17家农户融入淘宝、微商等第三方平台,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电子商务销售额增长200多万元。
不仅是“两莓”产业,白马分局始终致力于帮助各行各业企业提升质量、拓宽发展道路,包括推进创建省级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开展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扶助企业专利申请、知识产权贯标和质押融资、标准制定、商标品牌建设,助力辖区企业获得首席质量官证书……不断优化服务,助推高质量发展,是白马分局不变的宗旨和目标。
升级提档小作坊,助力乡村大民生
小路一边是富硒土壤种植出的饱满花生,另一边是提档升级过后的小作坊,中间飘扬着69岁的张可义指挥采摘、加工花生的洪亮嗓音。从当初的家庭式作坊到持证上岗,再到现在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生产,“浮山小籽花生”华丽变身的背后也有白马分局的不懈支持。
浮山村的土质经由远古火山口喷浆而成,依托这样的富硒沙性土和充足光照种出的“小籽花生”,颗粒饱满、壳薄味甜、口感绝佳。张可义用农家土灶炒出的“浮山小籽花生”是一绝,在周边小有名气。有人看到了其中的商机,从外地低价购进花生,打着“浮山小籽花生”的招牌售卖。张可义担心“冒牌货”坏了浮山的名气,心急火燎地和村支部书记找到白马分局局长戚成军咨询,如何为浮山小籽花生“正名”。
“小花生要长成‘摇钱树’,一要实现‘标准化’,二要拉长‘品牌短板’,三是要不断‘提档升级’……”戚局长出主意、提建议,为张可义讲解小作坊提档升级的奖补政策、品牌效益和经济收益,从车间规划、设备布局、工艺流程、食品安全制度等方面协助指导,又帮助注册了“浮山小籽花生”小作坊、“老浮山村”商标,让浮山花生有了规范“店面”和“招牌”。2019年浮山小籽花生专业合作社成立后,白马分局更进一步建议帮扶合作社塑造品牌,打响影响力,并为合作社牵线搭桥,与江苏省农科院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建立示范基地。“多亏了市场监管局,不然我怎么能想到,自己炒的花生可以装进包装,打上生产日期,卖到城区,卖到全国,走进千家万户呢!”张可义感慨地说。
如今,“浮山小籽花生”已经成为“金陵名食坊”和2021年度江苏“名特优”食品小作坊;未来,白马分局还将进一步帮助专业合作社研发花生农副产品,提升生产和仓储条件,实现农业农场高质量发展与农民增收致富的双赢目标,挖掘乡村经济潜力,不断推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