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发布。这是“十四五”期间的第一份中央一号文件,也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8年聚焦“三农”问题。无论是实施农产品进口多元化战略,支持企业融入全球农产品供应链,抑或加强口岸检疫和外来入侵物种防控,都是中国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重要手段,更是守好“三农”,稳住农业基本盘的主要支撑。
“优化农产品贸易布局,实施农产品进口多元化战略”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针对提升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所提出的要求。结合过往的一号文件,“进口多元化”已从拓展渠道上升为战略层面,构建多元化进口格局在维护农业持续稳定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适度进口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但需要把握好粮食进口的规模和节奏,要警惕和化解粮食大量进口危及国内粮食产业安全的风险,尤其是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下,牢牢把握住粮食进口的主动权,确保粮食进口的稳定性,才能更好地“以不变应万变”。
构建多元化进口格局就是要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多双边合作,通过中长期贸易协议等方式,实施粮食进口多元化战略,改变进口来源地相对单一、容易受制于出口地政策和产量变化的国际贸易格局。
在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刘宏曼看来,目前,中国农产品进口来源地主要集中在新大陆国家,运输方式以海运为主,进口品种多是大豆、玉米等土地密集型产品,合作伙伴限于少数大型跨国企业。“高度集中的进口贸易格局潜伏着较大风险,因此,我们需要综合分析世界各国的农业生产能力、贸易成本与贸易潜力、政治经济环境等因素,精准推进农产品进口多元化战略。”
她认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资政策宽松,法制相对健全,出口潜力较大,比较优势明显,与中国在农产品贸易领域具有较强互补性。例如,中亚国家的小麦和棉花,中东欧国家的玉米和食用植物油,东南亚和南亚国家的食糖、食用植物油、天然橡胶等,均可在中国农产品供应体系多元化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过去,我国进口的粮食多、饲料多,但近些年进口农产品越来越多。不少水果、肉类、水产都通过批发市场走上中国消费者的餐桌。随着国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优质农产品也越来越受到中国消费者的喜爱,推动农产品进口多元化必要且迫切。”世界批发市场联合会主席、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会长马增俊告诉记者,在扩大优质农产品“引进来”的同时,中国一定要加强口岸检疫和对外来入侵物种的防疫防控,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实施多元化战略。
智利共和国驻华大使馆农业参赞古斯塔沃·弗朗兹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2010年,智利生产了44000吨车厘子供出口,其中仅有15%运往了中国市场。近年来,受中国消费者熟识和中国家庭收入增长的提振,中国市场对智利车厘子的需求不断增长。2020年,智利对中国出口了超过20万吨的车厘子,占其出口总额的91.2%。“预计这个车厘子供应季,仅车厘子一项,智利对中国的出口总量将达28.8万吨左右,比上一季增加36%。这是2021年智中贸易提高的良好开端。”
除了车厘子,近年来,智利的红酒、新鲜果品、干果、橄榄油等产品也在逐渐进入中国市场。据悉,在两国签署了多项有关智利水果进出口的卫生协议背景下,智利将增加柑橘类水果出口中国市场。未来,中国消费者不仅可在春节期间尝到智利车厘子,还能在不同季节品尝来自智利的其他新鲜水果。
中国与智利远隔重洋。正如古斯塔沃·弗朗兹所言,近些年智利农产品在中国市场份额逐年提升,不仅代表着中国开放步伐的加快,更彰显了中国参与全球化的决心。今年一号文件在农产品“多元化进口”上着墨是一个信号,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头戏。(晏澜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