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尚重镇洋洞村有一种好吃的米,叫“有牛米”。
9月中旬以后,洋洞村“牛耕部落”品牌下的8750亩水稻开始陆续收割。层层叠叠的梯田里,哞哞声与稻米收割的“刷刷”声此起彼伏。
“为了保证香气和口感,收割的米要在26小时之内晾干,一天平均晾晒3000公斤谷子。”贵州有牛复古农业专业合作社成员杨正伟告诉记者。
何为“有牛米”?
2015年初,合作社负责人杨正熙组织尚重镇上洋、下洋、岑埂三个村联合组建贵州有牛复古农业专业合作社,打造“牛耕部落”品牌,带领村民一起种植古老谷种紫糯谷。因为采用“牛草+牛粪+牛耕+稻鱼+水鸭”的方式种植,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便将这种米取名为“有牛米”。
多年发展,“有牛米”目前已有胭脂紫米、小麻红米、香禾糯98个品种。在成为商品的14种中,胭脂紫米和高秆芒莄最受省内外顾客欢迎。
杨正伟介绍,“去年合作社种植了3000多亩胭脂紫米产了25万公斤,其中一半以上都销往广东,产值达1100多万元。高秆芒莄口感柔软、营养丰富,4700多亩高秆芒莄,去年产量达35万多公斤。主要销往江苏和上海。”
看到“有牛米”受到省内外顾客的认可和喜爱,合作社成员深感生态循环种植的路子走对了。
“田埂的草割了喂牛,便不再需要除草剂;牛粪用在稻田里,省去了化肥;把鸭子养在稻田里除虫除草,省去了农药。既保护了绿水青山,又种出绿色有机的稻米。”杨正伟说。
目前,合作社2000亩“有牛米”已获有机产品认证。经过省内科技特派员的帮助,防病虫害技术逐步提升。
“有牛米”销售好,村民心欢喜。
“牛耕部落”带动了洋洞村和周边村寨2760户农户种植“有牛米”8750亩。合作社挑出胭脂紫米、纤身香禾、小麻红米等10多个品种水稻交给村民,要求不用农药化肥,生态循环种植,并统一收购稻米,解决销路问题。
截至2021年7月,黎平县共有28个村合作社申请加盟“有牛合作联社”,种植水稻、生姜、红薯、黄豆、辣椒等作物面积1.2万亩。
“不仅是种植水稻,我们还建了40栋‘牛棚客栈-杉木小木屋’,让顾客体验牛耕文化,了解我们的生产方式和理念,让我们的稻子‘长’到他们心里去。”杨正伟说。
望着稻田,杨正伟和合作社成员都怀着一个共同的心愿:希望天气一直秋高气爽,顺利将稻子收完,和村民一起品尝丰收的味道。(卢达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