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张敏 记者李黎)扬子江心水,黄龙岘上茶。黄龙岘茶产于江宁区江宁街道,现有茶园2600多亩,年销售量约5.8万斤,其核心区黄龙岘村大力发展以茶文化为特色的美丽乡村旅游产业。江宁区市场监管局江宁分局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护航黄龙岘茶食品安全,助力乡村振兴。
黄龙岘茶文化村茶山环绕,茶园连绵。据江宁街道牌坊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邢有明介绍,黄龙岘村土壤肥沃且呈酸性,非常适宜茶叶生长,当地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大规模种茶,主产的黄龙岘“龙针”“龙毫”叶底细嫩、茶香四溢、口味醇厚、营养丰富,深受南京及周边民众的青睐。
茶叶的食品安全风险点,是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较高或者农药喷洒间隔期没有达到标准,从而导致茶叶中重金属或农药残留超标。据江宁区市场监管局江宁分局局长王全国介绍,随着黄龙岘茶文化村的打造,“绿色”种茶理念已在当地生根:该村持续对茶园土壤酸碱性、重金属含量进行监测,在茶叶种植过程中引入生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粘虫板”,茶园实现生态管养。
为强化黄龙岘茶食品安全监管,市场监管部门于2018年在黄龙岘茶集中区——黄龙岘茶文化村设立茶叶快检室,为当地茶叶生产企业、小作坊及茶农提供免费快检服务。
黄岘茶叶快检室位于南京江宁黄龙岘景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据公司行政管理部经理朱慧婧介绍,该公司下设黄龙岘茶厂,拥有茶园100多亩,在茶树管养过程中施有机饼肥,采用“粘虫板”和灭虫灯灭虫。在生产春茶和秋茶时节,公司为快检室配备3名检测员,对采摘的茶叶鲜叶进行快检。“从成立以来,已经为黄龙岘茶厂和周边茶厂及茶农检测2600多批次。”朱慧婧说。
春风化雨萌新芽。春茶上市之时,是黄龙岘茶文化村的旅游旺季和黄龙岘茶的生产销售旺季。游人纷纷走进茶园和炒茶坊,近距离观赏从采摘、杀青、揉捻、打毛尖、搓型到成品的制茶工艺全流程。与此同时,市场监管人员则奔走于茶厂和小作坊之间,进行现场检查。
“在生产期间对茶厂和小作坊进行全覆盖检查,包括现场检查和台账检查两个方面。现场检查主要查看生产环境、生产工艺有没有发生变化,生产环境卫生是否符合要求;台账检查主要查看鲜叶快检记录和茶叶销售记录。”江宁分局监管人员程涛涛说。
据程涛涛介绍,为进一步保证黄龙岘茶的质量安全,江宁区市场监管局每年都对黄龙岘茶进行抽样检测,“到目前为止,辖区内所有黄龙岘茶的抽检都是合格的。”
另据了解,伴随建立严格的环保制度和质量管理体系,黄龙岘茶产业迎来迭代升级。在2023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上,黄龙岘绿茶获得“气候好产品”品牌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