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原质检总局执法督查司司长、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副理事长严冯敏: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创新案例和优秀案例点评

2024-11-25 13:42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曹晖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曹晖)11月3—4日,由新利18官方备用网站 、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全国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工作交流大会暨全国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甘肃)大会”在甘肃省兰州市召开。本届大会以“加强监管信息交流,共治食品安全;推动高质量发展,共享美好生活”为主题。

在3日下午的主题研讨会上,原质检总局执法督查司司长、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副理事长严冯敏对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创新案例和优秀案例进行了点评。主要讲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优秀案例的征集评选活动的意义何在?

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既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政策规定,又是国家法律确立的一个重要的工作范畴。从这个层面来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义,提出了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任务,这是专门提出来的,篇幅也很大。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3条专门规定,社会共治是社会安全的一项工作范畴,就是说从政策的层面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从法律的层面也作出了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也规定了新闻媒体组织食品信息安全交流监管的职责任务,中国食品安全报在食品安全领域深耕了近30年,成为食品安全领域影响力、公信力、传播力的国家专业性媒体,目前承担着国务院食安办和市场监管总局倡导和推广的食品安全联盟秘书处的工作,而且由总编辑担任秘书长,在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推动社会共治这件事儿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尤其要发挥方方面面的作用,整合方方面面的资源和力量,这几年我们新利18官方备用网站 创建了两个品牌:一个是连续22年食品安全大会的平台,再一个就是今天这个已经连续11年监管信息交流平台,这两个平台就更好的做好了一个信息交流的典型经验互相借鉴等等,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第二,各地开展社会共治的主要特点。

(1)压紧压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严防严管严控食品安全风险,确保食品安全,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是根本,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是关键,各地高度重视落实“两个责任”的工作,有不少的地方将压紧压实“两个责任”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高位推动,形成了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责任部门专门抓的工作格局。

例如甘肃灵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压紧压实“两个责任”中,以严格党政同责包保责任企业主责,监管责任宣传培训,“五个严格”为抓手,从处职领导、经费保障、监督考核、包保责任、宣传培训等入手,构建了一套统筹推进“两个责任”有效落实和基层减负工作相结合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取得良好的成效。

又如河南安阳市食安办,通过强化前端、中端、末端监管,压实部门监管责任,充分优化督导任务清单,为基层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减免出效,通过强化监管与服务,着力打造文旅+美食的模式,有效促进食品安全监管从单纯的政府监管走向更加有效的社会共治。

再如蚌埠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打造共治共谋共管,新利网络娱乐场开户注册 治理、协同治理,完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责任体系。

(2)突出治理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网络餐饮、集中用餐、小作坊是食品安全治理的重点和难点,各地在突出这些重点领域和破解难题中,涌现出好的经验和创新做法。比如南京雨花台市场监管局为破解网络餐饮领域无堂食外卖餐饮的监管难题,构建外卖餐饮互联网+明厨亮灶监管新格局。

苏州吴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围绕发现在早、处置尽早、预防在先、建设校园食品安全工作站,聘用在校学生担任食安助理员,承担校园食品安全的吹哨人职责,推进师长联防共管,构建全过程透明系统。

再如舟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优化基层监管力量,调动农村资源,利用大数据平台信息技术,构建一体化管服的权威性、高效的监管体系,破解了玉龙村食品监管力量薄弱的难点。

再如山东济宁兖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食品生产经营小作坊规范提升行动,以全周期服务、全周期监管、全要素助推小作坊由小散乱向精特美特升、特效、特档。

(3)促进监管与服务协同产业发展之路。监管工作有效性在于监管与服务的有机结合,启动地方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坚持发展与治理并重,寓监管于服务于本地食品发展中,在服务中实现监管,在监管中体现服务。

如上海嘉定区食安办,围绕检查做减法、服务做加法,以监管促规范,以服务促发展,探索构建协同联盟的一体化监管服务体系,实现了食品安全监管与服务的深度融合。

(4)推动食品安全数智化治理。如湖北衢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智慧监管系统建设为契机,推进智慧监管调度中心体系建设,并实时接入湖北省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平台,整合全省明厨亮灶集中监管差,婴幼儿乳制品等关键场景视频图像,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及时的报表,监管图像信息和业务处理,推动了基层数字化治理能力的建设。

(5)健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如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聚焦基层社会化治理,从政府主导、社会协同、数智支撑三个维度着手,持续推动多元主体共治参与,食品安全工作逐步形成共治共建共享的良好格局。积极探索党建+持续安全治理的新模式,把党建工作深入食品安全监管全流程。另一方面,建设信用约束机制,实现失信行为严重惩戒,全面引用食品安全的责任工具,在重点领域全覆盖。

第三,社会共治应予以关注的重点问题。

(一)网络餐饮、校园用餐、小作坊食品安全问题既是治理的重点更是难点。网络餐尤其是无堂食外卖餐饮店,因其条件简陋,多于隐秘角落,与消费者无接触,容易形成监督与监管盲区,难以接受社会监督,因此成为食品安全问题易发和高发区域。校园用餐是大规模的人员集中用餐,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受害人面广,危害严重,影响深远。

比如说去年发生的江西某高校“鼠头鸭脖”事件,以及华北理工大学鼠头牛肉,以及今年又发生的云南的昆明学校的臭肉问题,这些事件不仅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也暴露了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的督促问题。小作坊体量大,规模小,分布散,条件差,风险高,既是食品产业不可缺的板块,又是乡村振兴中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而且关系到农民的就业和收入。

(二)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长效机制不够完善,食品安全抓的紧就收的紧,一放松就反弹。应推动阶段性、集中整治向长效性治理转变。

(三)是发挥多元主体共治作用不够充分,客观上讲目前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辖区内的食品安全工作,监管部门也尽心尽力履行监管职责,但部门单打独斗的惯性较大,多数治理出在单兵作战的情况,急需推进政府部门单打独斗向社会多元主体协同转变,因此需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监管、企业主责、新利网络娱乐场开户注册 治理、公众参与、社会监督协调合作、协同共进的治理格局。

第四,进一步完善社会共治几点建议。

(一)坚持以保安全、维护权益、促发展为社会共治的目的。

(二)积极创新压紧压实“两个责任”的工作机制。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是提升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有效性的根本措施,需要不断创新治理方式、治理模式和治理手段。

(三)提升多元共治的治理效能,一方面围绕完善社会共治长效治理机制,构建源头治理与系统治理有机结合的治理格局,要形成良好的治理生态链。另一方面,适应食品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数字消费群体日益扩大发展趋势,推进数字化治理,以网络管理网络、以数据治理数据,破解网络餐饮、校园用餐、小作坊等重点领域的治理难点。

(四)应完善互联网+食品监管平台,互联网+明厨亮灶平台,完善实体网格+数智网络平台的建设应用,通过视频监控和互联网技术,对外卖餐饮后厨的重点区域进行实时监控,并在主要外卖平台直播,使消费者能够随时查看厨房环境的卫生、食品加工操作情况。

(五)应积极探索基于大数据大参数、大算力、先进算法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人工智能大模型建设。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