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巴懿志 张阳阳)在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及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之际,为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宣传,提升公众辨别侵权产品的能力,呼和浩特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于4月23日举办了一场知识产权侵权商品比对展示活动。活动现场通过实物对比、案例讲解、互动答疑等形式,向参观人员普及了知识产权保护知识,取得了良好成效。
真假对比显细节 专业讲解助识别。活动中,中心工作人员精心选取了多个领域的典型侵权商品与正品进行对比展示,涵盖食品、日用消费品、酒、汽车家装类等类别。通过细致的外观比对、材质分析及标识鉴别,工作人员向参观者详细讲解了侵权商品的常见特征及辨别技巧,例如商标细微差异、包装工艺瑕疵、防伪标识缺失等关键点,帮助公众掌握辨假识真的实用方法。
“许多侵权商品看似与正品无异,但在细节上往往存在漏洞。消费者只要提高警惕,学会从标识、材质、价格等方面综合判断,就能有效避免上当受骗。”工作人员在讲解中强调。
以案释法促理解 互动交流氛围浓。结合真实案例,工作人员深入浅出地解读了知识产权侵权的危害及法律后果,并现场解答了参观者关于维权渠道、证据保存等问题的咨询。参会群众表示,此次活动让他们“看得清、听得懂、学得会”,不仅提升了自身辨别能力,更深刻认识到保护知识产权对创新发展和市场秩序的重要性。
筑牢保护防线 共建创新环境。此次侵权商品比对展示活动是中心践行“为民服务”理念、推动知识产权保护社会共治的重要举措。中心将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推动形成尊重原创、抵制侵权的社会氛围,为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创新活力提供坚实保障。(呼和浩特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