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食安前言:如何构建全社会共治格局 筑牢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防线

2025-06-09 15:04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荆鹏鹏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唐成  牛安春  王淑军)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2025年6月9日,《人民日报》发表国务院食安办主任,市场监管总局党组书记、局长罗文署名文章《加强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 全力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对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解读,并提出部署要求,受到业界广泛关注。

《意见》首次从国家层面系统构建覆盖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体系。该文件直面当前食品安全治理中的核心痛点——部门职责交叉与监管空白并存、新兴业态监管不足、风险跨域传导失控等问题,提出了8大环节21项创新举措。然而,当前食品安全治理仍存在基层执法能力薄弱、社会参与渠道单一、技术赋能不充分等挑战。

《食安前言》为全面落实《意见》精神,结合学习罗文局长的文章,特提出以下全社会共治实施建议方案。

完善多元主体协同机制,破解责任悬空难题

当前食品安全监管存在“分段治理”的固有缺陷,亟需构建政府监管、企业自律、社会监督的协同网络,明确各方责任边界,形成监管闭环。

一要压实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执行全链条追溯义务,强制食品生产企业、大型商超、外卖平台接入国家食品安全溯源平台,2025年底前实现肉、奶、粮油等10类重点食品“一码贯通”全程追溯。参考安顺市经验,建立以追溯码为“身份证”的管理体系,覆盖全市2.99万家食品主体。强化新业态资质审核,要求直播平台建立“资质机器人”自动核验系统,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许可证件实施动态验证,阻断“幽灵厨房”上线。主播需对推荐食品履行亲自查验义务,并留存3年查验记录。

二要创新社会监督参与模式。推广职业哨兵计划,山东德州的“食安哨兵”模式,由美团、饿了么等平台在配送员中择优聘任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开发专用监督小程序。骑手在取餐环节执行“五看五促”(看许可证、健康证、环境卫生、食材贮存、封签使用),发现问题即时上传。目前德州通过该模式整改问题108个,投诉率下降20%。设立全民吹哨人制度,市场监管总局设立食品安全举报专项奖励基金,对提供重大违法线索的公众按罚没款5%-10%奖励。参考甘肃山丹县经验,通过152名社会监督员参与“随机查餐厅”,2024年办理违法案件65起,移送涉刑案件6起。

三要建立跨区域协作机制,在长三角、粤港澳等区域试点监管标准互认,建立省际间农产品检测数据共享库,解决因标准差异导致的重复送检问题。对肉类、乳制品等高风险品类实施联合惩戒名单,实现“一地违法,全域受限”。

强化全链条技术赋能,打通数据孤岛

当前食品安全监管存在“数据烟囱”现象,亟需通过技术创新实现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处置。

建议全域推广数字标签应用,如强制预包装食品标注数字标签二维码,扫码可获取生产许可、检验报告、原料溯源等32项信息。新国标GB 7718-2025已明确数字标签效力,其语音播报功能惠及2400万视障群体。建议在2026年底前完成散装食品电子价签改造,商户需公示承诺达标合格证、农残检测结果。江苏淮安市在147家菜市场部署信息终端,推动农产品合格率从92.1%升至99.8%。

建议构建智慧监管中枢,整合农业农村部“承诺达标合格证系统”、市场监管总局“食安溯源平台”、海关总署“跨境食品负面清单”三大数据库,构建全链条风险预警模型。市场监管总局中国网络安全审查认证和市场监管大数据中心进一步发挥职能、技术优势,对总局食品类平台进行“智慧升级”开发,助力实现智慧监管。如山东汶上县通过“山东食链”系统,实现4600家食品企业上链率超90%,问题产品定位时间从7天缩短至4小时。

建议下沉快检技术资源,为基层监管所配备便携式快检箱,支持肉类水分、农残、微生物等12项指标现场检测。浙江迪福润丝生物研发的动物源性成分速测卡,可在10分钟内识别注水肉、混掺肉。在农批市场推行“你点我检”服务,消费者可扫码申请免费检测。如甘肃山丹县2024年完成快检6336批次,合格率达99.94%。

构建刚性法治保障体系,破解违法成本困境

当前食品安全违法成本显著低于违法所得,亟需通过法治手段强化震慑效应。

对非法添加、注水肉等恶意行为实施惩罚性赔偿,罚金上限提高至违法所得10倍。建立新利网络娱乐场开户注册 终身禁入制度,涉刑案件责任人不得再从事食品新利网络娱乐场开户注册 。

推行责任连带追究,外卖平台对未使用食安封签导致污染的承担连带责任;明星代言虚假宣传食品的同步追责。

加快制定跨境电商食品、预制菜等新业态标准,在2025年完成相关国标修订。禁用“零添加”等误导性宣传,强制标示致敏原信息。

建立农兽药残留跨区协同机制,由农业农村部牵头统一检测方法,解决省际标准差异问题。

还要健全应急机制,如建立跨部门舆情响应小组,对“预制菜添加剂”“网红奶茶安全”等热点问题24小时内发声。海关与市场监管部门完善进口食品风险双通报制度,对疫区食品实时启动应急控制。

实施保障建议

加大财政投入,在中央财政设立食品安全共治专项基金,2025-2027年每年加大投入,重点支持基层快检设备、数字标签推广、哨兵奖励计划。

加强考核激励,将社会共治成效纳入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评价指标,对举报核查率、问题整改率、数据联通率实施量化考核。

提高能力建设,开发食安监管AR实训系统,基层人员通过眼镜终端学习肉类检疫、添加剂检测等技能,2026年前完成20万人次轮训。

从农田到餐桌,每一环节都是安全防线的关键锚点。  当外卖骑手化身“移动探头”照亮后厨角落,当小小二维码承载从牧场到超市的完整旅程,当消费者手中的封签成为捍卫权利的盾牌——标志食品安全治理的现代化图景,正在全社会共治的土壤中生根发芽。

专家简介:

唐  成系市场监管系统干部、高级工程师,曾在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任AIM China主持工作副秘书长,负责“中国食品(产品)安全追溯平台”运行推广,长期从事食品安全宣传、投诉维权、品牌建设、质量追溯、标识编码、扶优打假等工作,是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兼职教授、中国计量大学客座教授,农工党中央经济委委员、农工党北京市委社法委副主任兼秘书长。

牛安春系新利18官方备用网站 社委委员、主任记者、编委委员、副社长,为食品产业发展服务二十余年,参加“全国两会”报道十几年,是中国食品安全大会执行秘书长、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信息智库秘书长,全面负责“全国食品安全监管信息交流大会”,是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理事。

王淑军系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主任,国家轻工业食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副主任,是国家认监委食品安全类认证技术工作组专家、国家级检验检测实验室评审专家,民盟中央科技委委员,北京工商大学硕士生校外导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