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甘肃陇西县:撂荒地变身“希望田”

2024-12-06 14:08来源:甘肃日报 编辑:魏铃杰

初冬,在陇西县黄土高原的沟壑间,随着10多台“大力士”的精心整理,曾经破碎、零散的小地块,被平整成一块5亩以上的高标准农田。这些土地,明年开春就会被种上中药材、马铃薯、玉米等各种农作物。

“以前的地全部都是陡地,地块小,不好种,收成低。经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地又平又大,我打算明年试种五六亩黄芪,收入肯定不错。”陇西县渭阳乡文昌村村民王胜存说。

文昌村地处陇西县北部山区,与通渭县接壤。全村有耕地1.07万亩,人均9.1亩。近年来,村里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土地撂荒的问题日益凸显,且土地零碎、地块狭小、田间道路窄。

如何解决这一难题,让村子恢复生机和活力?

村“两委”决定从富余的土地入手,建设高标准农田。去年,全村建设高标准农田4780亩。今年,村里继续加大力度,计划建设高标准农田4000亩,当前已经完成2300亩。

平均面积5亩的高标准农田,不仅让村民们收获满满的幸福,也吸引了不少农业合作社和中药材企业纷纷落户。

甘肃藏圣堂药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中药材种植的企业。正因看中了文昌村集中连片、方便种植管理的高标准农田,公司在这里建立了2400亩的板蓝根GAP种植基地。今年,公司已经向村里支付土地流转费用36万元,为务工农户发放工资40万元。

近段时间,板蓝根进入采挖季,公司组织机械进行集中采挖。收获后的板蓝根将通过分拣,叶根分离,提取有效成分,最终加工成板蓝根冲剂。

甘肃藏圣堂药业有限公司技术顾问石现国说,板蓝根预计15天之内可以挖完。明年还要扩大规模,吸引周边的村民就业。

在另一处集中连片的高标准农田地块,通渭县什川尚诚农牧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文魁正带领村民们采挖中药材。

2022年,文魁在文昌村流转了400亩地,当年种植的冬小麦收了50吨,卖了10万元。2023年种的100多亩黄芪,收了20吨,卖了17万元。今年种的356亩黄芪,预计总共能收90吨。

文魁高兴地说:“目前已经挖了一半了,效益可观。明年打算继续扩大规模,种植1000亩。”

渭阳乡文昌村专职化管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谈玉龙介绍:“通过引进种植企业流转土地,每亩地增收100元至120元,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万元。明年我们将继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做大做强农业特色产业。”(张蕾 文艺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