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一村一品”绘就乡村振兴新“丰”景

2025-09-03 11:52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客户端 编辑:夏思睿

初秋时节,瓜果飘香。走进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泉胜村现代农业产业园,绿意盎然的葡萄藤下,一串串晶莹剔透、颗粒饱满的葡萄挂满枝头,诱人的香甜气息弥漫在空气中,工人师傅穿行其间,采摘、装框、称重、装车……呈现出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

“我们园区今年的大棚葡萄喜获丰收,5个高标准葡萄大棚预计能有30万斤的产量,现在正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集中销售,每天有近2万元的收入。” 石横镇泉胜村现代农业产业园销售经理张显强感叹道。

在大棚一侧葡萄架下,技术人员尹燕峰和韩庆兰正在为前来购买葡萄的客户采摘葡萄。韩庆兰一边采摘一边与客户进行交谈:“今年的葡萄长得好,产量高,品质好,价格高,味道也甜,前来购买的客户比去年多了不少。”

大棚葡萄作为泉胜村精心培育的特色产业,自葡萄种植以来,泉胜村便立足当地土壤、气候等具体情况,精心选择葡萄品种,推广绿色生态种植新模式,同时借助日光温室大棚,合理控制昼夜温差,促进葡萄绿色健康生长,实现葡萄错峰上市,提升经济效益。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提升葡萄的口感和品质,泉胜村借助农业大数据平台,定期监测大棚葡萄的温湿度和病虫害,掌握葡萄生长情况,提前做好棚间管理,真正达到了无公害标准。现在,园区已经与济南、聊城等地的经销售商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同时销往周边新合作、华联等大型商超。

“今年春夏两季天气好,大棚葡萄上糖快,成熟期比往年早了10多天的时间,每亩产量在8000多斤,批发价现在是8元/公斤,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一亩地的纯收益在15000元左右。”泉胜村石横镇泉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孙元荣说。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肥城锚定“一村一品”“一镇一特”“一县一业”的发展路径,把不少小产业、“土特产”培育打磨成农民增收的“金饭碗”,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重要支撑。在肥城,特色农业已然成为乡村振兴的关键力量,正在释放无穷潜力。

初秋时节,‌硕果累累,孙伯镇刘庄村迎来了一年中最繁忙也最喜悦的丰收季。‌走进老树峪玉露香梨基地,‌只见一片片梨树郁郁葱葱,青翠的玉露香梨挂满枝头,‌沉甸甸的果实压弯了枝条,‌散发出诱人的果香。工人们正忙碌地穿梭于梨园之中,采摘、搬运、分级、装箱,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种玉露香梨,不仅让我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还能带着乡亲们一起挣钱!”种植户尹雪磊一边查看果实品质,一边笑着介绍。他家的20亩梨园全部种植玉露香梨,这个品种可是“宝贝”——皮薄肉嫩、汁水丰盈,咬一口清甜无渣,还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又爽口,深受市场青睐。

近年来,刘庄村紧扣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依托本地独特地理条件与悠久种植历史,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引擎”,推动玉露香梨产业高质量发展。刘庄村邀请专业技术人才上门破解种植难题,引进玉露香梨等优势品种优化产业结构,逐步扩大种植规模形成连片格局,同时打通“订单销售”渠道精准对接市场,让刘庄水果的品牌知名度与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

产业发展了,村民的腰包也鼓了。目前,刘庄村已发展玉露香梨种植100余亩,不仅让荒坡变成了“金果园”,更带动周边30余名群众实现就近就业,人均年增收达1万余元,真正把“小水果”做成了“富民大产业”。

“现在村里不少村民都在梨园打工,分拣、包装、搬运,每月能有稳定收入;游客来采摘或者直接购买,销量也一直很稳,大家都觉得日子有奔头了。”尹雪磊说。(陈曦  纪宗玉 董效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