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青海省农业农村工作会上获悉,2024年全省各地结合当地农牧业资源禀赋,紧紧围绕提质、稳量、补链、扩输四个关键环节,压实举措,优化发展方式,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过去一年,省部共同制定印发《青海省进一步深化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实施方案(2024-2030年)》,召开打造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推进会议。全年落实中央和省级财政支农资金33.38亿元支持输出地建设,各地安排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资金达7.52亿元。农业保险补贴品种已涵盖种、养、林三大类19个品种,保费规模达13.52亿元。
通过多年打造,发展基础得到不断夯实,实施粮油单产提升行动,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58.8万亩,产量达到118.3万吨,较上年增长1.8%。海东市建设10万亩杂交油菜马铃薯制种基地。西宁、海东两市加快发展高原冷凉蔬菜,全省蔬菜产量达161万吨,增长5.7%。全省牛羊出栏达到936.59万头(只),海晏、达日两县入选国家级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试点县,海南州建成“光伏生态牧场”14个。冷水鱼产量达到1.9万吨,出口5529吨,出口量是上年的12倍,出口额达3.1亿元。
绿色转型加快发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面积占到总播种面积的1/3。新增有机草原监测面积1.5亿亩,累计突破3亿亩。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达到1220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达98%以上。海西州扶持枸杞产业全链条发展,32个特色农产品获得香港STC认证。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新创建湟中设施蔬菜和高原冷凉蔬菜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枸杞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及3个农业产业强镇。推动农体文旅商融合发展。加快培育现代农牧业经营主体,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192家,在册农民合作社达1.67万家、家庭农场达1.18万家。
此外,聚力打造“净土青海·高原臻品”青海农牧业区域公用品牌形象,举办农畜产品品牌宣传及产销对接活动182场(次),“玉树牦牛”等入选农业农村部品牌培育计划。“江源臻品·玉树牦牛”等特色农畜产品直销北京。牦牛及其产品获供港准入,冰鲜藏羊肉进入澳门市场。在香港设立首个“青海·西宁城市生活馆”和“河湟田源”品牌产品展销体验店。海北州在山东、江苏、广东等地开设“三地百柜”50家。全省输出各类绿色有机农畜产品110.15万吨、173.2亿元。(孙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