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时节,走进山西沁县定昌镇烟立村省级谷子良种繁育基地,一株株谷苗随风摇曳,茁壮成长。由山西沁州黄小米(集团)有限公司与山西农业大学谷子研究所合作共建的200亩新品种长治市级试验示范展示推广基地,迎来谷子出穗期。作为政企研协同推动谷子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基地集中承载着新品种试验、种植示范、技术展示与推广等功能。
今年以来,沁县围绕种子道地化,做优种业“芯片”的目标,与中国农科院、山西农业大学谷子研究所等顶尖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在定昌镇东段庄、漳源镇罗卜港、沁州黄镇檀山有机示范基地,全面开展谷子全产业链科研攻关,包括新品种选育、引种试验、测土配肥及高效栽培模式试验,培育出更适合当地环境的优质高产谷子新品种,为沁州黄小米产业的持续升级提供品种支撑。目前,各示范点谷苗呈现良好长势,为后续品种优化、技术落地及产业升级奠定了基础。
规模化种植的推进,不仅让分散土地实现连片高效利用,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率,也便于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同时加快了耕种、管护的机械化和智能化进程。沁县在种植模式上推行“龙头企业+科研团队+村集体+基地+农户”的合作机制,通过订单、租赁、托管等方式流转土地,由10个社会化服务主体和龙头企业共同带动,建设了20个规模化种植基地,面积达9000亩,逐步形成“连村成片、跨镇成带、集群成链”的发展格局,并推广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等新技术。山西农大谷子研究所专家在沁县实施的单产提升项目试验面积5000亩,预计亩产可达600公斤,实现产量翻番。
山西沁州黄小米(集团)有限公司还引入幸福农法生态种植体系,建成了“六零”(零农药、零化肥、零除草剂、零激素、零添加、零转基因)有机基地40亩,打造“限量版”的高品质小米,进一步提升了沁州黄小米的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席兆平 李玉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