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周晓辰 记者郭敏)凌晨1点,当北京城还在沉睡,首农食品集团位于通州区潞城镇的二商肉食集团通州公司已灯火通明。发货站台处,一排排冷藏车正在排队装货,准备将“大红门”冷鲜肉送往各个销售网点。“半夜到凌晨是我们工厂发货最忙碌的时候,能够让百姓吃上新鲜放心的猪肉,是我们的职责和使命。”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
清晨5点,位于河北滦平的华都食品公司屠宰车间已灯火通明。自动化流水线上,经过严格检疫的白羽肉鸡正被分解成不同部位,工人们动作娴熟地将产品装箱送入冷藏库保鲜。“这批产品中午就能出现在物美超市的货架上。”车间主任王师傅告诉记者。
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首农食品集团京津冀等地多个生产基地同步上演。
作为北京市属大型国有食品企业,首农食品集团构建了从育种研发、畜禽养殖到精深加工、冷链配送的全产业链体系。2024年,集团年屠宰加工生猪超1000万头、牛羊55万头、肉鸡3600万只、北京鸭600余万只,牢牢守护着首都市民的“肉案子”。
“我们不仅要让老百姓吃得饱,更要吃得好、吃得健康。”首农食品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这个目标指引下,集团旗下“大红门”“黑六”“月盛斋”“穆香源”“华都食品”“金星鸭业”等品牌持续创新,既守护着传统风味,又不断满足消费升级需求。
猪肉产业:传统与创新的碰撞融合
在北京物美超市大成东店,市民张女士正在“大红门”专柜前挑选新品。“他们家蒜肠我吃了十几年,现在小包装的‘红门小厨’生鲜产品系列更适合我们两口之家。”张女士说的正是二商肉食集团2024年推出的创新产品。这款产品采用混合气体保鲜技术,保质期延长至7天,赢得了众多消费者青睐。二商肉食集团副总经理卢念松介绍说:“我们不仅保留了老北京蒜肠等传统产品的经典风味,还针对年轻消费群体推出了更筋道、手掰感更强的新品。”
二商肉食集团副总经理卢念松向记者介绍大红门产品。
消费者在大红门门店选购猪肉。
二商肉食集团通州公司工作人员进行网络直播销售。
二商肉食集团工作人员在进行产品检验。
二商肉类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是首农食品集团产业子集团,由北京二商大红门肉类食品有限公司吸收北京月盛斋清真食品有限公司于2019年9月重组而成。
旗下“大红门”历史可追溯至1955年,月盛斋品牌则肇始于清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目前,二商肉食集团拥有“大红门”和“月盛斋”两家中华老字号及“穆香源”“摩奇”等新利网络娱乐场开户注册 知名品牌,主营业务涵盖生猪养殖、生猪屠宰、肉制品、清真牛羊肉、国际业务、肉食供应链六大板块,全面覆盖猪、牛、羊、禽全品类肉食产品。
作为北京市场占有率超40%的猪肉品牌,“大红门”的底气来自于从养殖、屠宰、加工的全产业链把控。在河北衡水安平养殖基地,记者看到每头生猪耳朵上都戴着电子耳标。“从出生到出栏,所有防疫、饲喂信息都记录在系统里。”技术员小李介绍。2024年,集团投入1.2亿元对承德二商大红门公司生猪屠宰线进行数字化改造,华北首条二氧化碳致昏屠宰线投入使用,使猪肉品质显著提升。
走进二商肉食集团,记者看到一整套严格的食品安全管控方面标准体系,它包含60多项制度。比如,《生猪、牛羊进场检查登记和记录制度》,由驻厂官方兽医对原料进行检疫,并实施激光灼刻追溯码技术,确保每头白条猪及分割品正可追、反可溯。二商肉食集团借助大数据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定期邀请第三方专业机构深度审核,运用科技力量对潜在风险预警。此外,企业还建立了食品安全应急响应机制,涵盖紧急召回流程、消费者健康监测以及赔偿方案等内容,确保迅速响应突发事件,切实保障消费者利益。
目前,二商肉食集团已在全国布局7个生猪养殖基地,存栏生猪35.21万头,为保障首都“肉案子”提供了坚实基础。卢念松表示:“预计2025年出栏量将达到80万头,2026年将突破100万头。”同时,公司还拥有12家生猪屠宰企业和5家肉制品加工基地,以及4家清真肉制品基地,确保从养殖到餐桌的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控。
在产品创新方面,二商肉食集团紧跟消费趋势,推出了多款冷鲜肉、速冻食材等。例如,针对线上销售推出的气调包装冷鲜肉,保质期达五天,确保运输过程中的食品安全;针对B端餐饮推出的五花肉块、里脊块等速冻食材,保质期长达一年;以及小酥肉、猪肚鸡等预制菜产品,积极满足年轻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光是针对烧烤食材,2025年就推出40余款新品,其中“大红门”的秘制猪肋排采用分子料理技术预处理,烤制时间缩短30%。此外,还开发了“即烹、即热”的预制菜产品近百种。“我们围绕好吃、好看、好用、好健康四个方面进行研发,减少添加剂使用,采用天然香辛料,提升产品品质。”卢念松进一步介绍,公司推出的低脂、低盐系列产品和便携式小包装产品,深受市场欢迎。
在渠道创新方面,二商肉食集团构建了立体化销售网络。在全国已布局2000家“大红门”专卖店,并实施“北京市场1000+两年工程计划”,让安全优质的肉食产品更加贴近消费者。同时,构建“自营+合作”双轨直播矩阵,通过“工厂溯源直播”“烹饪教学专场”等形式,直观展示从源头到餐桌的全链条品控流程,与美食博主、健身达人等合作,针对不同消费群体定制直播内容,推动品牌影响力与产品销量的双重提升。
如果说“大红门”守护着百姓餐桌的基本盘,那么首农旗下的“黑六”品牌则代表着消费升级的方向。在延庆养殖基地,北京黑猪在发酵床猪舍中悠闲生活。“我们利用智能化的育种测定系统持续选育北京黑猪,给北京黑猪提供生态福利的生长环境,并且每天补充青绿饲料。”基地负责人介绍。这种贴近北京黑猪习性的养殖模式造就了黑六猪肉的优良品质,其肌内脂肪含量是普通猪肉的2倍以上,肉质细嫩香味浓郁,2024年入选全国特质农品名录。
牛羊肉产业:二百五十年的守正创新
清晨6点,月盛斋酱烧牛羊肉制作第七代技艺传承人马强就开始准备当天的老汤。在陶然亭旗舰店后厨,他小心地从青花瓷缸中舀出传承百年的老汤,“这缸老汤始于1775年,酱烧技艺已经传承了250年。”
月盛斋酱烧牛羊肉制作第七代技艺传承人马强展示公司的酱牛肉产品。
消费者在牛街超市月盛斋门店购买商品。
消费者品尝月盛斋新推出的产品。
记者在月盛斋展厅参观。
这种坚守与创新在月盛斋身上完美融合。在“十四五”期间,月盛斋全国布局,先后在上海、武汉、广州建立加工基地。2024年,企业在赤峰投资建成精深加工基地,将传统工艺和现代设备相结合,推出了低脂即食牛肉、牛肉干等系列休闲食品,其中即食用肉采用真空慢煮技术,蛋白质保留率达95%,成为健身人群的新宠。
爆肚、炸松肉、芝麻羊肉,加点麻酱、辣椒、香菜,装到便于携带的纸杯里,如同人们常吃的关东煮。“老味儿新做法,酱卤新吃法。”马强说,味道还是老味道,但这样一来,老字号更便捷也更潮。针对今年火锅季,老字号开始上线3款火锅拼盘,包括嫩牛肉、麻辣牛肉、火锅牛排和雪花肉片等。消费者在家里涮锅一次就能吃到不同口味儿、不同部位、不同口感的牛肉。月盛斋公司聚焦百姓需求,推陈出新,持续为商超渠道提供具有高质量和差异化的商品和服务,2025年6月荣获“山姆会员商店2024年度最佳供应商”荣誉称号。
传统的月盛斋卤货主要用在家庭餐桌场景,老百姓拿回家切成片,当一道凉菜蘸点汁儿吃。而现在,老字号还要满足年轻人边逛边吃的旅游打卡场景。马强举例,炸松肉就是把一道清真名菜,变成现炸现卖的休闲小食品,“一个碗里边儿装四五个,15块钱尝一尝。也不贵。”目前,月盛斋在前门、牛街、安定门等旅游景区附近的6家门店已经在卖。
月盛斋作为老字号品牌,凭借严格的食品安全把控、先进的检测技术和对消费者高度负责的态度,在食品新利网络娱乐场开户注册 树立了良好榜样。走进位于丰台区南顶路月盛斋实验室,工作人员正在对肉品进行上市前的质量检测。该实验室已实现了对原料和产品生产过程中兽药、微生物等相关项目的全面检测。目前,原料兽药检测可做到 19 项兽药残留全覆盖,涵盖瘦肉精、喹诺酮、金霉素、土霉素等,筑牢食品安全坚实防线。
“月盛斋将食品安全视为企业生存的生命线和红线,化验室承担着严守进厂、生产、出厂三道关卡的重任。”月盛斋食品安全总监王芳进一步介绍,进厂是第一道关,所有原料需经过快速检测,在短短4~5天内完成检测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此外,月盛斋不仅对车间进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真菌的检测,还通过消毒抑菌,并利用实验室检定消毒效果,严格把控车间环境卫生和温度。在这样精细的管理下,即便不冷冻,使用鲜原料切制的产品也能保证45天的品质。
月盛斋的化验室功能多元,除日常食品安全检测外,还进行肉制品研究,保证消费者拿到的产品新鲜、品质一流。据王芳介绍,月盛斋自2019年开展产品研究,通过专业机器测定牛肉不同部位的嫩度值,确定最合适的烹饪方式。“一般20~40的剪切力值能让消费者有舒适的口感,超过45则肉质太老,嚼不动。”检测人员表示。
除了在食品安全检测和产品研究上精益求精,月盛斋在市场拓展方面也紧跟时代步伐。在线上渠道,月盛斋的表现同样亮眼。2025年“6·18”期间,依托“七鲜”“盒马”等平台,实现销售显著提升,其中齐齐哈尔风味烤牛肉稳居品牌周销售榜首,羔羊法式小切羊排也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月盛斋紧跟场景式消费浪潮,推出了多款适合现代消费的产品,“月盛斋”的孜然羊排融合清真传统与西式调味,成为网红爆款。“我们要让年轻人知道,中华老字号不是‘老古董’,而是承载文化记忆的‘活化石’,更是守正创新的‘常青树’。”月盛斋公司经理常宏志介绍。
“穆香源”品牌则瞄准清真食品现代化。在位于赤峰市的新工厂,记者看到全自动包装线每小时可处理2000份牛排。“通过精准温控,我们解决了清真食品长途运输的难题。”工厂技术负责人介绍。
鸡鸭禽肉产业:舌尖上的美味密码
在华都食品的孵化车间,刚出壳的小鸡正接受“鸡生”第一次体检。“我们通过AI图像识别复选剔除弱雏,确保每只鸡苗都健康强壮。”技术员小张介绍。这种科技赋能贯穿养殖全过程:智能环控系统保持舍内恒温恒湿,无抗饲料配方提升免疫力,到出栏时成活率达98%。
滦平华都公司肉鸡分割车间。
金星鸭业公司成品鸭坯正在装车发货。
金星鸭业公司肉鸭屠宰车间。
在加工环节,华都食品的创新能力令人印象深刻。针对便利店开发的“火鸡面风味鸡肉串”采用特殊裹粉工艺,微波3分钟即可还原现制口感,2025年该单品销售额已突破230万元。而“虎皮鸡爪”通过“先炸后卤”工艺,实现“一嗦脱骨”成为佐餐新宠。
金星鸭业的故事同样精彩。“经过几十年的科研攻关,南口育种中心育种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中心研发部经理杨方喜说,我们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建立了北京鸭表型——基因型数据库,首次系统性获得了影响北京鸭多个指标的数百个分子标记,构建了全球第一个北京鸭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体系。
金星鸭业先后自主培育了“南口1号”北京鸭配套系、京典北京鸭配套系,均通过国家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审定,每年可向市场提供50万至100万只父母代种鸭,占全国中高端烤炙鸭市场的90%以上。
在养殖环节,金星鸭业不仅传承了千年历史的北京鸭填饲技艺,还通过科技创新不断提升工艺水平。公司自主研发的第四代智能填鸭设备,使填饲过程更加精准高效;采用发酵床养殖模式,确保鸭群生活在洁净、舒适、宽敞的环境中,打造健康生态的养殖体系。
基于更先进的育种手段和填饲工艺,人们吃上了更鲜美的北京烤鸭——皮脂率40%以上,胸肌含肌纤维直径22.7微米,脂肪在肌肉束和肌肉纤维间分布均匀,烤出的鸭子表皮酥脆、肉质鲜嫩、味道自然清香。
值得一提的是,享誉世界的肉鸭品种樱桃谷鸭,祖先就是清代出海的北京鸭。2017年,首农联手中信农业全资收购英国樱桃谷农场有限公司,让漂泊海外一个多世纪的北京鸭重返故土。“回家”后,樱桃谷鸭育种精确度最高提升80%,父母代种鸭产能扩大超3倍,客户遍布全球20多个国家(地区)。这只“海归鸭”,练就出一颗领跑世界的“中国芯”。
全产业链的民生担当
首农食品集团作为“首都食品提供服务保障重要载体、首都食品安全新利网络娱乐场开户注册 表率、首都食品产业发展核心主体”,多次圆满完成全国两会、北京奥运会等重大活动的食品供应保障任务,形象地被称为首都的“菜篮子、米袋子、奶瓶子、肉案子”。
“这背后是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力。”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猪肉从河北基地到北京超市,全程冷链不超过6小时;鸡肉“六统一”管理模式,确保鸡肉原料安全,每个环节可追溯;鸭肉产品首创“一鸭一码”系统,扫描二维码可查询完整生长档案。
首农借助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构建了智能化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和应急响应机制,将最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贯穿于每个环节。同时,集团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采用清洁能源和可回收包装材料,构建绿色供应链。
站在新起点,首农食品集团将继续秉承“食安天下,惠泽万家”的企业使命,聚焦放心、用心、贴心、创新,积极推进品种改良、品质提升、品牌建设,让“首农出品”成为安全、优质的代名词,为守护百姓“肉案子”贡献更大力量。
从京郊养殖场到百姓餐桌,首农食品集团用全产业链布局诠释着国有企业的责任担当。在这里,传统与创新交融,安全与美味并存,共同守护着千家万户的“肉案子”。正如集团党委书记薛刚所言:“让老百姓吃得好,是我们永恒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