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薛梦 记者程家武)在白酒的广袤天地里,古井贡酒宛如一座巍峨的丰碑,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闪耀着现代科技的光辉,以“看得见的白酒”之姿,傲然屹立于消费者眼前,诠释着工匠精神与科研精神的完美融合。
追溯到公元196年,曹操将家乡亳州的“九酝春酒”(古井贡酒前身)进献给汉献帝刘协,并呈上“九酝酒法”,这不仅是中国白酒作为贡品的最早文字记载,也是有文字记录的最早酿酒方法之一,古井贡酒自此踏上荣耀征程。历经岁月的洗礼,“九酝酒法”成为古井贡酒传承千年的工艺灵魂,2018年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蒸馏酒酿造方法”。古井贡酒128 道工序严谨细致,每一步都凝聚着先辈们的智慧与匠心。
每年桃花盛开之际,古井贡酒的制曲师傅们便忙碌起来,开启制作“桃花春曲”的奇妙旅程。古井匠人们精选黄淮平原软质冬小麦为原料,在这桃花盛开的黄金时段,凭借千年曲根中的活性菌群,孕育出独特风味的酒曲。表面那层“雪花衣”,断面清晰的火圈,脂玉白的曲心,无一不在诉说着工艺的精妙。曲为酒之骨,桃花春曲赋予古井贡酒丰满、细腻、香醇的独特魅力,是其传承至今的风味密码。
而在古井贡酒的酿造车间,有着历经500多年连续酿造的明清窖池群,这些窖池宛如时间的容器,窖泥中栖息着600余种微生物,它们在岁月的流转中相互依存、驯化,形成了独一无二的“老窖神泥”,为古井贡酒构建起独特的产香系统。酿酒师傅们每日精心养护窖池,遵循传统的“老五甑操作法”,从出池配料、上甑蒸馏到糊化等工序,一丝不苟,坚守60天-180天的长周期发酵,让每一滴原酒都在时光中慢慢沉淀、升华。
在坚守传统工艺的同时,古井贡酒从未停下科技创新的脚步。秉持“做真人、酿美酒、善其身、济天下”的企业价值观,积极拥抱智能新时代,致力于让白酒生产全程可看、可感、可知。首创的古井贡酒・年份原浆透明工厂,依托腾讯云+5G数字通信技术架构,实时直播展示从原粮管控、酿造、灌装、检测到窖藏等全链路生产过程。消费者足不出户,便能通过屏幕,清晰看到每一粒原粮的精挑细选,每一道酿造工序的精准操作,每一瓶酒在窖藏中的时光沉淀,真正实现了“看得见的白酒”。
为从源头把控品质,古井贡酒构建了原粮管理的“12563”体系,与多所高校、科研院所联合成立古井贡酒・年份原浆粮食研究院,投入大量精力研究、推行酿酒专用粮育种产业化。精选专属的古麦壹号,遵循 “统一品种、统一选地、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割、统一入仓” 原则,运用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实时监测,确保原粮品质。2025年原粮丰收季活动现场发布的古井原粮种植基地智慧管理平台,集成地理信息系统、物联网及AI智能算法技术,实现对原粮从“育、种、收、储、运、用”的全流程可预检、可追溯、可管控,为美酒品质筑牢根基。
走进现代化的智能酿造车间,机械手臂、大型输送机、智能传感器等设备在“数字化管理系统”的精准调控下,高效协同作业。从原料到成品的全流程在线监控与管理,构建起紧密无间的智能化生产闭环体系。通过数字化改造,酿造车间人均产能提升10倍,工艺执行更加精准,品质稳步提升;灌装车间设备在线控制,数据自动采集,实现AI质检、自动赋码,生产效率提升 2.5 倍。智能化设备的大规模应用,不仅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降低人力成本,还确保了每一批次产品质量的稳定与卓越。
在科研创新的道路上,古井贡酒构建了强大的技术科研平台矩阵。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中国白酒健康研究院、中国轻工业固态发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安徽省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高层次技术创新平台齐聚,汇聚各方智慧,深入开展微生物研究、酒体风味解析、工艺优化等科研工作,推动白酒酿造从依靠“经验”向依托“数据”与“智慧”的高质量发展模式转变。
从古法酿酒到现代智能化酿造,从传统工艺传承到科技创新突破,古井贡酒始终坚守“做真人、酿美酒、善其身、济天下”的企业价值观。在历史传承与科技创新的双轮驱动下,以工匠精神雕琢每一个细节,用科研精神探索无限可能,让每一位消费者都能清晰看见一瓶古井贡酒诞生背后的执着与用心,品味到那穿越千年时光,历久弥香的醇厚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