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张掖市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行动引起关注

2024-11-10 12:51来源: 编辑:张艳

1731214377903215.png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杨柳岸)11月4日,在兰州举办的第十一届全国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工作交流大会暨全国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甘肃)大会上,山丹县市场监管局局长王仁争在“地方监管信息工作交流会”和“圆桌会议”的发言引发关注,其中“张掖市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行动成为大会焦点,本报记者为此专访了王仁争局长。

中国食品安全报记者:山丹县在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化、市场监管最优化主要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山丹县市场监管局局长王仁争:今年以来,山丹县聚焦群众和企业需求,坚持“优服务、强监管、促发展”的工作基调,通过搭建企业开办、市场监管全流程服务平台,切实提升事前主动介入、事中贴心服务、事后精准监管的效能,不断强化企业开办全流程服务、持续规范市场监管全周期执法,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和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至目前,我县企业开办、市场监管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位居全市前列。我局采取三条措施:

一是简化流程服务,企业开办更加便利。不断调整充实企业登记注册帮办团队,在网站、注册窗口广泛公示了业务办理咨询电话,通过电话或微信等方式提前预约,为新开办企业提供“一对一”“全过程”精准指导服务,提高了企业注册登记办理效率。整合市场监管、税务、人社等部门窗口力量,在企业登记窗口设立“企业开办专区”,全面推行“高效办成一件事”和“一窗统办”工作机制,真正实现企业开办一件事“一次办”。大力推行涉企许可事项证照联办模式,在食品“三小”单位经营许可办理中,实现营业执照与经营许可一次申请、并联审批、统一发证,有效缩短审批时间,提高企业经营质效。建立重点项目首问负责制,集中工作力量开辟“绿色通道”,加强双向沟通对接,确保以最优登记流程助力企业生产发展。截至目前,营业执照办理实现全程电子化,办理时间已压缩至0.5个工作日以内,办理环节压减至1个环节,全县新登记经营主体1864户。

二是主动服务降成本,企业经营更加轻松。县政府将新开办企业首套印章刻制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今年已累计为新办企业送出印章2345枚,为企业节省开办成本13.13万余元。持续拓宽电子证照应用场景,企业电子营业执照和纸质营业执照同步发放率达到100%,政务服务、金融领域、公用事业服务等13个领域支持电子营业执照应用,通过让群众少跑路、数据多跑腿,进一步缩减了企业和群众交易成本。主动为企业提供送照到家、事前业务咨询等增值服务,编制企业开办全流程工作指南,在企业开办“零成本”的基础上,帮助解决企业开办流程不熟悉、系统操作困难等难题。同时开展知识产权助企纾困行动,10家企业获得省市场监管局专利质押融资奖补资金77.9万元,7家企业完成74件专利质押融资,贷款金额2203.8万元。

三是精准监管提效能,市场环境更加公平。持续规范事中信用监管,积极组织全县各部门以信用风险分类为基础,科学制定年度双随机抽查计划,对信用等级较高的经营主体,以监管服务为主,以抽查为辅,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对信用等级较低的经营主体,采取多部门联合、监管事项全覆盖检查,依法依规实行严管和惩戒。持续强化事后失信惩戒。严格落实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强化失信联合惩戒和信用约束,依法将未及时进行年报公示及时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全力维护合法经营者权益。持续推进事后信用修复,整合设立信用修复窗口,制定办事指南,优化信用修复办事流程,缩短各类情形信用修复办理时限,做到信用修复“少跑腿”“一次办”。目前已完成“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市场主体129批次,检查各类市场主体925户,企业信用分级分类抽查比例90%。列入异常名录企业185户,标记异常经营状态经营者2户,帮助39户经营户进行信用修复。

下一步,山丹县将继续在“减流程、降成本、强监管”上精准发力、主动作为,加强部门协同联动,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提升服务和监管水平,努力营造便捷准入、规范发展、有序退出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