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上海黄浦区“无事不扰无处不在”精准高效监管模式提升企业体验度

2024-11-27 16:26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王玲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 (赵永恒 记者黄官国)今年国庆前,地处黄浦区福佑路上的上海老饭店接受了黄浦区市场监管局、区生态环境局、区绿化市容局、区城管执法局、区消防救援局5个监管部门的上门检查。“5家部门联合上门,一个小时就完成了检查,当场就向我们反馈了检查结果。”上海老饭店品牌总经理龚大军对这次联合检查的高效感到惊喜。

过去的涉企检查,监管部门往往单独上门。像上海老饭店这样的餐饮企业,涉及的监管部门有七、八家,每个部门一、两个月只登门一次,也意味着要迎检至少七、八次。今年以来,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减少对企业的打扰,受到多方关注。今年11月,新修订的《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正式施行,本次修法更以企业等经营主体的感受度为先,要求市级行政执法部门统筹规范行政检查行为,优化检查流程,避免同一事项重复检查,并运用技术措施推行应用检查码,从而有效归集、共享行政检查数据。

这两年,黄浦区在全市率先探索“无事不扰、无处不在”精准高效监管模式,跨部门联合检查正是这一创新模式的体现。“通过规范行政检查程序,控制检查的任意性,增强检查的协同性,提升企业的体验度。”黄浦区领导说。

涉企行政检查,长久以来是市场主体关注的热点问题。一些民营企业在经营中遭遇到“车轮战”式登门检查,有时一个部门的检查刚结束,另一个部门的检查又来了。其中的症结就在于多头执法、职能交叉、监管碎片化等问题。为改变这一情况,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这两年,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关注涉企行政检查。今年初,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发布《上海市坚持对标改革 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首次将营商环境中的监管和执法问题以“监管执法提质行动”专章形式强调并细化。今年以来,黄浦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精神,积极回应企业呼声,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规范涉民营企业行政检查”改革在黄浦区落地落实、见行见效。7月,《黄浦区精准高效协同监管实施办法(试行)》正式生效。该《办法》是全市首个集成“规范行政检查、强化行政指导、开展效能评估”的重大行政决策。8月,黄浦区在全市范围首次运用“检查码”对辖区企业开展跨部门联合检查。对黄浦区企业而言,现在对涉企行政检查最切身的感受是——减少了打扰。龚大军表示,每个节假日前都是上海老饭店的“迎检高峰”。作为企业负责人,过去每个节假日前的一周,基本要空出来随时等待各监管部门的检查,但现在只要空出来一天,甚至只要一两个小时,接受监管部门的联合检查。龚大军和其他企业同行都觉得,企业的经营便利度大大提升了。

持续推动刀刃向内的改革。让企业称赞的背后,是政府持续探索刀刃向内的改革。从2023年起,黄浦区市场监管局启动对“无事不扰、无处不在”精准高效监管模式的探索。去年5月,黄浦区“政府监管无事不扰”专项行动发布:结合黄浦区产业结构特点、企业信用情况、新利网络娱乐场开户注册 分类分级监管要求等,采取“(信用+监管)准入制、承诺制、动态调整制”相结合方式,实施“无事不扰”远距离综合监管试点。针对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公共安全以及潜在风险大、社会风险高的重点领域,开展“无处不在”跨部门综合监管试点。对入选“无事不扰”试点的200家企业,优先使用非现场执法,开展不见面监管的“云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实行线上推送、线上整改、线上复核,减少入企频次,变“人管”为“人网共管”。对首批182家“无处不在”试点企业,通过有效跨部门联合,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降低监管频次,提高执法效率,让企业经营更加安心、投资更加放心。该项改革试点受到企业主体的好评,也在首届全国数字化监管典型案例评选中荣获全国数字化监管模式创新类优秀案例。

今年以来,聚焦企业感受度,瞄准规范优化行政检查的全过程进一步发力。“我们通过走访调研发现,企业对行政检查并非一概抵触,更多疑惑来自对检查频次的设定标准不明确,对检查内容、检查要求的了解不全面,对检查结果的掌握不及时等。企业需要更加透明的、可预期的行政检查。”黄浦区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曹炯说。今年7月1日,《黄浦区精准高效协同监管实施办法(试行)》正式生效。“实施办法瞄准靶心,力求逐步把检查总量减下来、把检查效能提上来,让检查过程的感受好起来,让检查附加的服务指导多起来,集成式优化企业对行政检查全过程的体验,以此赢得更多企业对黄浦营商环境的认同和赞赏。”曹炯说。

借助“检查码”实现跨部门联合检查。“跨部门联合检查,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减少了对企业的打扰,优化了企业在检查中的体验。”在这一创新监管模式中,黄浦区运用数字化手段,借助“检查码”载体,实现“一码闭环”,努力完善新型跨部门联合检查机制。黄浦区应急管理局执法大队大队长李军解释“检查码”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如有执法部门最近要进行监管检查,可通过黄浦区搭建的‘互联网+监管’平台进行申请,向相关部门发起联合检查‘邀约’。平台支持监管部门、检查对象、检查人员、抽查事项的多类、多层、多区域灵活动态匹配。各个监管部门梳理好检查事项并配合牵头部门制定完成联合检查方案之后,申请获得‘检查码’,才可持码上门检查,全流程规范。企业则可通过‘检查码’获知检查事项、时间等,最后对检查进行评价。‘检查码’的使用,推动了‘检查事项可预期、检查全程可追溯、检查要求可评价’。”不久前,人民路上的上海益丰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人民路店接受了黄浦区市场监管局、区卫生健康委、区医保局等多个部门的检查。店长张素云说,检查当天,多个监管部门工作人员“亮码检查”,企业扫码获知检查事项、时间、人员等信息,非常规范。检查后,通过扫码,门店获知检查结果,并对执法过程进行线上评议。监管部门工作人员在现场还给予很多指导,非常实用。截至今年10月底,黄浦区使用“检查码”完成跨部门联合检查方案12个,检查场景覆盖大型饭店、医疗美容机构、养老机构、药店、学校等137户监管对象,共涉及14个委办局、159项检查事项。无事不扰,无处不在”精准高效监管模式是黄浦区政府优化营商环境、提升监管效能的重要举措。上海星巴克咖啡经营有限公司有关人员说,星巴克作为注册在黄浦区的企业,在全市全区门店众多,该模式通过更加精准、高效的监管方式,既减少了对企业的检查频次和对正常经营的打扰,又确保监管的全面性和有效性,从而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加宽松、公平的市场环境,该监管模式的成功实施将有助于推动黄浦区乃至更广泛地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下一步,黄浦区将继续聚焦企业感受度,深化刀刃向内改革: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机制建设,用改革聚合力;完善信用评价和分级分类监管,以改革激活力;强化综合监管平台数字化运用,向改革要动力。

不断创新打造区域特色营商环境名片。《上海市坚持对标改革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要求各区打造“一区一品”,即各区结合自身产业发展特色和工作基础,开展创新试点,打造区域特色营商环境名片。黄浦区服务经济比重高、涉外经济活跃、“老字号”数量占据上海半壁江山,立足于这些经济特征和产业特征,黄浦区提出深化打造四个“一区一品”,分别为“持续推动政务服务舒心畅办”“深化实施‘双无’监管新模式”“优化涉外涉企法律服务”“创新商业秘密和老字号品牌保护”。“持续推动政务服务舒心畅办”聚焦企业服务领域,以区政务服务中心为核心载体,重点打造政务服务“三家店”即“一网通办”线下办事体验旗舰店、长三角政务服务跨省通办连锁店、营商环境平台服务便利店,进一步整合优质资源服务、提升企业办事效率,助力企业安心经营、舒心发展。

黄浦区通过深化打造“一区一品”,在政务服务、监管执法、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服务4个领域开展创新探索,推出了一批有创新性及显示度的亮点举措。黄浦区坚持以市场主体感受度、满意度为标尺,加强系统集成和改革创新,实现从办好“一件事”到办好“一类事”,从服务好“一家企业”到服务好“一个产业”,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贸易投资更便利、行政效率更高效、政务服务更规范、法治体系更完善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image.png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