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2024上海农业科技成果路演——水稻专场活动举行

2024-12-20 15:41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王玲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赵永恒 记者黄官国)为推动水稻科技成果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和转化,围绕水稻产业链布局创新链、资金链和人才链,助推形成多链融合协同的科技创新生态,助力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12月18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新‘稻’路”上海农业科技成果路演——水稻成果专场活动举行。

image.png

活动现场

本次路演活动既有前沿创新成果与企业急需技术的“碰撞”,又有智能装备与水稻交叉领域的“火花”,还有银行机构金融产品的“加持”,进一步助力科技创新链与资金链深度融合,推动农业科技成果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转化,内涵丰富、亮点纷呈。

活动现场发布“广谱抗稻瘟病基因挖掘与分子育种应用”“健康营养,从‘优糖’开始——优糖米菌菇代餐粉”“水稻品种基因型评估体系”等10项优秀科研成果及“智能水稻叶龄仪研发”“杂草AI识别、标定及水稻田机器人探测病虫害需求”2项企业技术需求。现场举行粳稻不育系“申22A”品种权转让、优质水稻品种“沪香软450”十五年独占使用许可(全国)、优质粳稻新品系“沪稻香软217”冠名权及十五年独占使用许可、节水抗旱稻科普作品《大稻自然》成果转化签约仪式。

优质软米品种“沪软1212”“太安1号”及优糖稻系列产品优糖稻超米宝、优糖稻胚芽米等产品亮相会场,吸引众多好奇目光。多通道田间温室气体通量自动监测系统、马拉松缓释掺混肥料、先正达稻飞虱杀虫剂及多光谱无人机自动机场等成果,生动展示农业生产应用场景。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张秩通出席活动并致辞。近年来,市农业农村委围绕科技服务,组织开展食用菌、花卉、畜牧等30余场成果路演活动,推动了一大批优秀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应用,取得显著应用成效。后续将继续按照国家和本市总体战略部署要求,持续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速推进现代高新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开辟农业科技创新“新赛道”,培育农业领域“核爆点”,并充分利用上海这座超大城市的规模优势和外溢效应,发挥其在创新企业、基础科研、专业人才和金融资本等方面的集聚优势。通过搭建多元化的综合服务平台,形成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融合协同的农业科技创新生态,让优秀农业科技成果乘风而上,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到推广应用“三级跳”,落地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新质生产力,让上海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示范区,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推动力。近年来,上海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和本市有关决策部署,“十四五”以来取得一系列可喜成绩,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3项、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37项。在水稻领域,“水稻遗传资源的创制保护和研究利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打破全国农业领域在此奖项上连续八年的沉寂,培育的节水抗旱稻品种累计种植面积超过2000万亩,并在“一带一路”国家示范推广,产生显著国际影响。“杂交粳稻申恢26系列新品种选育与应用”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该系列新品种聚合高产、耐冷、抗稻瘟病等优良基因,被同行单位广泛引种。“申优28”被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确定为2024年度十大超级稻品种之一,也是本市第一个超级稻品种。本市优质稻米品种良种覆盖率90%以上,机械化率98%以上,农机农艺水平及地产大米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沪软1212”等多个品种相继获得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这些成果,为落实“藏粮于技”战略、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活动由上海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共同主办,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粮油作物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部省共建)重点实验室、沪上农科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协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