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赵永恒 记者黄官国)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工作部署,结合黄浦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实际,今年以来上海市黄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多措并举,积极组织开展肉类产品专项治理行动。
着力排查整治,打击违法犯罪。区食药安办、区公安分局、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印发《黄浦区严厉打击肉类产品违法犯罪专项整治行动方案》,明确工作目标、整治范围和时间,重点任务及工作要求,落细落实监管责任。一是聚焦重点,开展排查整治。针对经营资质、原料供应商管理、食品进货查验、索证索票、生产加工过程控制、食品添加剂管理、场所设施清洁维护、人员管理、食品贮存、出厂检验等内容,在全区范围开展多频次多类型监督检查。二是加大力度,开展靶向抽检。结合工作实际,调整完善抽检工作计划,增加肉及肉制品专项抽检频次和力度。对致病性微生物、食品添加剂、非食用物质等安全性指标开展监督抽检,通过抽检发现问题隐患,发现问题批次均已立案查处。三是协同联动,开展跨部门协作。区市场监管局与区公安分局通力合作,聚焦公众关心的重点领域,通过行刑衔接等手段提升监管效能,实现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无缝对接,挖掘违法犯罪线索,严厉打击食品安全有关犯罪行为,最大限度发挥职能优势,将执法协作转化为治理效能,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压实主体责任,赋能企业发展。一是强化督查指导,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区市场监管局科、所联动,对生产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开展督查,检查中发现企业编制风险隐患清单存在“生搬硬套”“不细不深”等问题,要求企业对照《上海市肉制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风险及防控措施清单》,结合自身产品工艺特性,重新梳理《风险隐患清单》并及时整改,将“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机制落到实处。二是加强对企宣贯,组织开展业务培训。组织辖区企业参加市局新版《熟肉制品生产卫生规范》标准解读会,了解新国标对企业生产设备设施、卫生管理、过程安全控制等提出的更高要求。通过系统的宣贯培训,督促企业以落实新规为契机,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过程控制能力。三是夯实知识基础,开展从业人员抽考。对辖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员、关键岗位操作人员开展抽考。黄浦区内肉制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已完成全覆盖抽考,达到覆盖率、合格率两个百分之百。
督查企业
创新监管模式,探索“数智”治理。通过“数智”赋能,持续探索“无感”“穿透”式监管,以“非现场”形式引导企业规范经营,在降低合规经营成本的同时,帮助企业将食品安全责任落到实处。一是持续探索肉制品生产企业“无感监管”。目前区内唯一A类肉制品生产企业车间已接入区局“互联网+明厨亮灶”平台,对包装、成品、物流、解冻腌制、二次更衣、烧煮、吊晾等生产区域全部覆盖,市场三所监管人员不定期对企业生产现场进行视频巡查,督促企业规范加工操作。二是持续推进生产企业外包装赋码及全过程信息追溯。辖区肉制品生产企业已实现所有产品出厂赋追溯二维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督促企业不断完善原有生产全过程信息追溯平台,发挥平台数据管理优势。针对每批次产品进货查验、投料、关键控制点、存货、销售等环节台账,监管干部开展后台检查,实现生产流程关键控制点全过程追溯,进而实现食品质量安全顺向可追踪、逆向可溯源、风险可管控目标。三是加强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推送线索处置。要求各市场监管所对追溯平台推送的“应追溯未追溯”“未履行进货查验”“检验检疫证明位数不符”等线索及时甄别处置,对发现问题经营主体及时督促落实索证索票及进货查验义务,杜绝原料风险隐患,促进企业从源头提高食品安全风险防范意识,提升食品安全风险管理水平。
“数智”治理
下一步,黄浦区市场监管局将按照《黄浦区严厉打击肉类产品违法犯罪专项整治行动方案》要求,进一步落实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有效利用创新监管模式,细化监管深度,健全长效模式,推动辖区肉类产品生产经营水平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