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浙江举办“浙里食安”媒体行活动

2024-09-30 10:03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连待待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梁晓莹 记者王正心) 近日,由浙江省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办的“浙里食安”媒体行活动顺利举行。此次活动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展示浙江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创新实践和显著成效,进一步营造食品安全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在此次媒体行活动中,来自国家、省、市各级媒体共同参加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浙江主场活动,并深入杭州、嘉兴、湖州等地实地探访,现场了解“浙里食安”做法和改革成果,全方位感受浙江推进食品安全现代化先行的新路径、新气象。

近年来,浙江始终将食品安全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近年来,全省各地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实施食品安全战略,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以打造“浙里食安”标志性成果作为重要抓手,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食品安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连续多年在国务院考核中位居全国前列。

数字赋能 市场升级 让老百姓菜篮子拎得更放心

浙江以全省1800多家农贸市场为切口切入,同步开展数字化追溯改革、农贸市场一类事改革、食安风险治理一件事改革和食责险助企惠民改革等“四改融合”,建立健全“从农田到餐桌”全链条智慧监管体系。

全国首个对食品安全追溯地方立法,颁布《浙江省食品安全数字化追溯规定》,迭代升级“浙食链”系统,围绕纳入目录管理的5类重点主体和11类重点品种实施全程数字化追溯。目前“浙食链”系统共有追溯数据超42亿条,日均新增数据9G,成为最大的省域食品安全追溯平台。

实施农贸市场一类事改革,针对农贸市场规范性、烟火气不足问题,推动农贸市场与生鲜门店“场内场外同标监管、食安溯源精准流畅、快检能力有效提升、消费环境舒心满意”,食品安全、短斤缺两等消费投诉明显下降,市场管理团队专业管理能力明显增强,经营主体诚信度、职业技能明显提升,进一步提升农贸市场的业态竞争力。

系统重塑食安快检体系。明确快检责任,完善快检流程,健全快检机制,迭代快检技术,闭环处置快检阳性问题,食品快检的准确性和效率显著提高,对农批市场、农贸市场、生鲜门店等单位开展食品快检10.5万批,问题发现率和重点品种抽检合格率大幅提升,浙江百姓的菜篮子安全水平显著提高。

引入食品安全责任保险。采用“公益+商业”模式,扩大食品安全责任险覆盖面,快检阳性食品销毁后,通过保险公司理赔减轻经营者损失,提高改革社会效益。全省因快检阳性食品销毁理赔302起,理赔金额16.97万元。

智慧食堂 阳光监管 让千万学生吃的更安全

聚焦校园食堂安全,浙江省市场监管局联合省教育厅全面推广“校园食安智治”应用系统,通过贯通集成行政许可、日常监管、监督抽检、行政处罚等数据,全量归集全省11536所学校14498家学校食堂档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打造“一校一档”精细管控、“食材配送”追溯管控、“阳光后厨”实时管控、“四色监管”分级管控等应用场景,实现对校园食品安全风险的快速感知、全程监测,为风险预警、决策部署提供科学有力的技术支撑,推动校园食安监管由“人海战术”跃迁到“智慧战术”。目前,全省校园食堂有绿码8350家,蓝码5280家,黄码691家,红码177家,监管部门根据不同色码实施差异化监管措施。

聚焦校园食堂食材安全,浙江中小学食堂100%实施大宗食材统一招标、集中采购。同时,推进阳光学校配送民生实事,依托“浙食链”系统,贯通食材供货商、配送商、学校食堂等主体,推动食材采购、配送、检验检测等关键信息全量上链、一码集成,实现了供应商、学校、监管部门“三方共享”,及上下游食材全过程来源可溯、去向可追,打造阳光透明、家长放心的学校食材集中配送企业,构建起责任清晰、链路完整、安全可控的学校食材配送新形态。目前,已有339家学校食材集中配送企业列入“阳光配送”培育试点目录。

实训历练 队伍培优 让食品从业人员更专业

为贯彻落实“三支队伍”建设要求,今年以来,浙江省市场监管局深入实施食品领域从业人员培优行动。在线上,陆续推出“入市第一课”“浙里食安小课堂”等线上培训项目,培训从业人员达50万人次;在线下,采用实地、实景、实战、实效、实评的“五实”现场教学模式,建设食品生产监管实训中心,打造集教学、培训、竞赛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目前已在杭州、温州、嘉兴等地布局10家实训中心,有效牵引推动食品生产安全管理水平转型跃升。如杭州市已在临平区的益海嘉里、梅怡馆,临安区的姚生记落地了三个实训中心,并已成功举办6场实训活动,吸引了56名监管人员与来自197家食品企业的349名企业员工参与。实训中心依托新利网络娱乐场开户注册 领先的食品生产企业,针对杭州特色的肉制品、坚果炒货、蜜饯等新利网络娱乐场开户注册 ,量身定制实训课程,通过现场模拟与实操演练,促进了监管专家、企业技术骨干与新利网络娱乐场开户注册 精英的深度对话与合作。特别是“工匠班”的设立,显著提升了企业员工的技能水平与职业素养,填补了技能人才的缺口。此外,还助力企业构建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推动了生产流程规范化、标准化改造提升。实训中心通过深度融合政策实施、体系建设、监管执行、风险防控等实训内容,强化了企业主体责任,增强了政策法规的执行力,有效提升了食品安全的整体水平。

提质升级 产业革新 让传统食品产业焕发新生

食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和保障民生的基础产业,其高质量发展关系社会和谐稳定,牵系民生福祉,而培植本土优势产业有助于促进本地经济发展与群众增收。浙江深入实施传统食品产业发展集成改革,引导优势食品产区发挥集聚效应,深化企业增值化政务服务、优化招商引资环境,深入实施品质强企行动。打造嘉兴马家浜健康食品小镇、绍兴黄酒小镇、嘉善巧克力甜蜜小镇、庆元香菇小镇、龙坞茶镇、松阳茶香小镇等一批省级特色小镇,培育形成丽水食用菌、淳安水饮产业等一批百亿级产业集群。

今年以来,浙江省市场监管部门根据省政府民生实事任务安排,坚持以人为本、有感导向,高标准开展阳光食品作坊建设行动,着力打造2000家以上在全省有示范性的食品作坊,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经过各地“一对一帮扶”“点对点指导”,加快实现经营资质透明化、车间布局合理化、操作流程阳光化、经营管理规范化,助推食品小作坊精彩蝶变。

百姓小餐桌,民生大事情。农村集体聚餐,曾经因场地设施简陋、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具有较高的食品安全风险隐患。近年来,浙江构建新型农村家宴管理模式,强化农村家宴集体聚餐备案登记和安全指导,探索建立乡厨技能提升实训基地,挖掘培养乡土工匠、农民创客、美食手艺人,引导农村家宴朝规范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和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提升农村百姓幸福感和获得感,实现安全保障和产业发展双提升。

预警联动 风险智治 让风险治理网织得更安心

浙江深化食品安全风险治理一件事集成改革,构建以问题发现为导向、精准预警为手段、闭环治理为目标的食品安全风险治理体系推动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由事中事后处置向前端预防转变。升级打造“3+N”立体化风险预警指挥网络,构建以省风险预警交流中心为核心,市、县中心为依托,监测哨点为支撑的风险预警指挥体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风险信息监测、研判、预警、处置、反馈等规范化工作制度。目前,全省设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哨点3304家,涵盖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检验机构、科研院所、学校、媒体、乡镇街道及社区医院等8类主体,发现并有效处置风险6086个,有效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助民惠老 阳光厨房 让老人吃得更舒心

浙江聚焦老年群体“吃饭难”等民生关切,充分整合利用政策资源、信息资源和市场资源,按照项目化、清单式管理要求,对照标准“一厨一盯”,推动养老机构食堂规范提升到位,全面建设“信息公开、后厨清洁、操作阳光”的高品质养老食堂。目前,全省高品质养老助供餐机构“阳光厨房”已建成1296家。

下一步,浙江省将继续锚定打造食品安全现代化省域样板目标,聚焦企业所需和群众所盼,聚力基础性工作和靶向性治理,着力构建食品安全现代化治理五大体系,全面深化“浙里食安”惠民八大改革,开拓进取,拼搏实干,奋力谱写好食品安全治理现代化的新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