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浙江三门县依托海洋资源打造县域食安共富样板

2025-05-22 11:43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连待待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卢锦慧 朱嘉莱) 近年来,三门县深挖“中国小海鲜之乡”“中国青蟹之乡”资源禀赋,通过建立食安共富联动体系、夯实发展基础、完善驱动机制、优化保障举措,创新构建湾区型食安共富模式,打造标志性成果。目前已着手打造示范村4个,建成共富工坊12个,带动村集体年均增收近2000万元,村民人均增收2.3万元,探索形成涛头矩阵、潘家小镇、红色食旅三大共富样板,在食品领域助力缩小“三大差距”。

突出海洋治理 建立食安共富联动体系

系统化政府主导破难。实施“一村一品一领导”领办工程,新利网络娱乐场开户注册 分管领导牵头推进示范项目,通过月度巡查指导,成功解决海产品快检标准制定、水产品GM2D溯源系统开发等关键问题12项。

项目化部门协同监管。与发展改革、农业农村、公安等多部门构建跨部门协作机制,联合建立海洋食品产业包装、“鲜甜三门”产业宣传等项目库8个,开展专项整治行动23次,查处食品安全案件36起。

网格化多元精细治理。创新“网格蓝马甲”模式,明确食品安全网格职责清单,开发视频培训课程11期,网格员线上考核合格率100%。三门代表队在台州市食品安全基层协管竞赛中获团体二等奖。

融合海洋资源 夯实食安共富发展基础

实施食安提质工程。制定小海鲜加工标准23项,建成标准化车间8个,培育SC认证企业15家。组建食品安全管家服务队21支,解决食品经营主体难题132个。建成青蟹研究院,推广立体混养模式,实现亩均收益提升300%,药残合格率保持100%。

构建智慧监管体系。开发水产品GM2D浙食链应用,实现青蟹、血蚶等产品全链条追溯,扫码查询超30万次。规范提升餐饮单位“互联网+监管”138家,建成“五净厨房”示范点32个。设置风险监测点69个,预警处置及时率100%。

搭建人才助富驿站。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展技术培训1216人次,开办食安技校,采用“云上课堂+岗位实践”教学模式,开设农产品快检、电商运营等特色课程,通过方言讲解、巡回播放等形式服务渔民,提升产业发展软实力。

激活海洋经济 完善食安共富驱动机制

打造品牌矩阵。注册地理标志商标7个,构建“鲜甜三门”区域公共品牌,实现水产品浙食链全覆盖。在示范村成立食安共富共同体,带动周边村企协同发展,指导规范经营。

拓展双线营销。建成电商直播基地3个,组织企业参加国际展销会12场,与日本、韩国等8个国家建立合作,线上销售额突破1.2亿元。建设农副产品展销中心,通过展销会、消费券等方式助农增收3000余万元。

创新资本融合。引进乡贤投资2.8亿元开发文旅项目,推动农家乐向湾区经济转型。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在非洲开展青蟹海外养殖,实现国内外产业联动发展。

彰显海洋特色 优化食安共富保障举措

强化政策支持。出台《三门县食安共富幸福村建设方案》,开具《食安共富幸福村建设服务清单》,开展全县全域建设规划,对照发展轴,按照“打造4个示范村,中心镇重点村100%提升,所有行政村100%规范”推进建设。同时,设立专项基金5000万元,推出贴息贷款等金融产品12个。

深化数字赋能。开发“村小乐”产学研平台和“鲜甜e塘”集采平台,集成技术指导、土地流转、产销对接等功能,创新供需撮合模型,应用养殖塘线上竞价模式,降低采购成本30%,服务农户3200余家,上榜全省农业农村数字化改革“优秀应用”名单。

创新机制促干。建立“周报告、月调度、季评比”机制,周报告包含项目推进情况、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月调度会议剖析工作堵点,协调资源;季评比从项目创新性、实施成效、示范价值等多维度量化打分。评选示范项目8个,对获评项目给予政策倾斜、资金奖励。

锚定海洋标志 打造食安共富示范样板

构建血蚶产业全链。以“海上畲乡”涛头村为核心,联动7个行政村和3家企业,成立股田式公司,组建渔塘建设、养殖技术、产品加工、经营销售等党员攻坚小组7个,构建血蚶全产业党建链。通过数字化赋能,实现产业精加工、品牌化发展,2024年血蚶产量超360万斤,带动增收700余万元,连续3年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亿元村。

升级民宿业态集群。岩下潘村打造“民宿+”产业链,培育星级民宿56家,辐射周边善见、东屏等村打造食旅品牌。通过“旅游套票+特色集市”联动,年接待游客突破80万人次,实现“半日游”向“两日游”升级。创新“准入+餐饮+维权+品牌+评审”监管服务机制,实现民宿阳光厨房全覆盖,完成餐饮新利网络娱乐场开户注册 消“C”行动。打造“山野农夫”品牌,月销售额达200万元,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升级。

深耕红色食旅模式。亭旁镇依托红色资源,建设红色共富根据地。建成红色食安研学基地,开发特色课程12项,研发“红色食代传承”体验营研学游,设置重走革命游击补给线、战地野炊安全实训等活动,年接待研学团队2.6万人次。建设“亭旁大集”示范街区,联动星级农贸市场,共享快检资源,打击售假,消除“流动”隐患。指导打造“五红农副产品”品牌,年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