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杨方玲) 近年来,温岭市市场监管局坚持做好学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秉承“小食堂、大民生”工作理念,在规范运行模式、强化过程监管、打造多方共治上求实效,确保校园食品安全事故零发生。目前,全市学校食堂A级占比26.5%,智能“阳光厨房”建成率、“两个责任”落实率、“校园智治”应用率均达100%。
为强化校园安全责任落实,温岭成立五部门联合工作专班,打好落实食品“两个责任”组合拳,推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全覆盖建立校园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分层分级配备到位食品安全总监和安全员,落实到“三张清单加一项承诺书”上。温岭市学校承诺书签订率达100%,责任清单落实率达100%。
在责任清单落实过程中,温岭市市场监管局强化学校进行自查自纠。该局以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管理制度为抓手,组织学校食堂完善个性化《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督促学校食堂、高校食堂承包企业对照《学校食品安全检查清单》,从食材管控、场所卫生、设施设备清洁维护、餐饮具清洗消毒、从业人员健康管理、有害生物防治等各环节开展全面自查,查漏补缺。截至目前,累计整改问题312个。
此外,该局结合学校B级食堂升A级食堂、浙江省民生实事中小学“示范食堂”创建工作,以现场会形式推广示范食堂经验做法。期间,组织学校负责人前往温岭市第二中学、太平街道中心幼儿园,现场交流学校食堂管理,开创了市内学校间以学促干、共同提高的新模式,切实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要保障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必须要严把源头关口。该局在台州范围内率先实施校园食材“阳光配送”,试点开展配送车辆GPS全程定位追踪。目前全市41家配送单位“浙食链”应用率、关键点位“阳光率”均达100%。不仅如此,该局还建立了配送单位准入退出机制,共开具责令改正通知书3份,将2家问题单位列入配送“黑名单”。
为提升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效能,该局持续投入50万资金,为17所新投入使用的学校食堂完善智能“阳光厨房”建设,确保全市学校食堂动态保持智能“阳光厨房”全覆盖。同时,为22所学校配备了智能验收电子秤,大量投用智能留样柜。“还争取了专项资金26万元为学校增添了老鼠抓拍模块,进一步提升智慧管控能力。”温岭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补充道。
此外,该局强化“阳光督查”,完善“自查自纠在前、专项检查在后”的督查机制,制订校园食品安全督查清单4类90条,督促学校从严从实落实隐患排查和风险清单公示制度。该局每半月一次开展部门联查,不定期开展“阳光厨房”线上抽查,并发布督查通报,将督查结果与考核直接挂钩,执行食品安全“一票否决”制,进一步传导压力。
在强化多方共治方面,温岭市市场监管局发挥“线上+线下”合力作用,培养了一支食安队伍,聘请5位国家级中小学生营养专家,线下对558名学校食品安全总监、管理员进行了专题培训;线上开通免费培训课程,方便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开展业务知识培训。目前,全市学校食堂2154名从业人员都已完成线上培训,取证率100%。
为进一步发挥好多方监督的力量,该局建立健全“家校社”互动监督机制,设立“厨房开放日”“家长体验日”,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家长等参观后厨;成立膳食委员会,邀请学校家委会共同参与学校食堂的管理。学校按要求公开采购清单、带量食谱、陪餐记录等信息,每学期开展食堂伙食满意度调查,充分征询意见接受社会监督。
此外,温岭市市场监管局抓住世界粮食日、温岭市“反对浪费、崇尚节约”文明行动以及食品安全宣传周等重要活动节点,将食育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创新开展食安小课堂、食安班会等各类活动50余场次,普及食品安全相关知识,提高食品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