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记者王正心) 2024年以来,嘉善县市场监管局联合青浦、吴江市场监管部门试点推进长三角示范区食品安全数字化追溯体系建设,立足系统应用、业务协同、跨区合作,持续推进三地食品安全数字化追溯体系对接,现已实现嘉善与青浦食用农产品(生产环节)和预包装食品(销售环节)的跨区域全链条贯通,在长三角食品安全数字化追溯数据贯通中,实现“零”突破。
立足现实凝聚共识 筑牢“协作之基”
以调研分析求精准。全面贯彻落实《浙江省食品安全数字化追溯规定》,围绕长三角地区食品安全数字化追溯体系建设,多次走访调研青浦、吴江相关企业,就示范区食品安全数字化追溯体系建设开展讨论和分析,从推动力度、技术层面、交流程度等多维度做系统贯通可能性分析,针对性制定《长三角一体化食品安全数字化追溯体系建设方案》。
以统筹协调促共识。多次对接青浦、吴江两地市场监管部门及技术公司研讨系统对接方案,并以地区食品安全数字化追溯体系建设情况成熟性为标准,推动示范区三地达成跨区域数据贯通共识。同时,嘉善县局积极与省局对接反馈试点中的问题并寻求专业意见建议。
以专班专干强推进。牵头联合青浦、吴江市场监管部门组建工作专班,成立食品安全数字化追溯联席工作组,由三地食品科负责人担任联席工作组联络员,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调沟通工作进展,制定三地系统端口改造方案,保障系统贯通数据完整性,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选准切口蓄势发力 找准“试验之矢”
在制度侧凝聚跨区共识。联合青浦、吴江先行打造示范区食品安全数字化追溯体系建设试点。牵头签订《长三角一体化食品安全数字化追溯体系建设合作备忘录》,明确以试点领域和试点企业先行,探索数字化追溯系统互认,分步推进追溯体系建设,为长三角食品安全数字化追溯体系建设探路。
在方向上明确试点靶向。三地根据各自产业特点、数字化追溯工作基础和追溯体系建设目录清单,排查确定试点领域和试点企业。以嘉善亿里福生鲜连锁总部、嘉兴智谷食品有限公司、蜀海(上海)食品有限公司、杭州捞派餐饮有限公司嘉善世纪大道分公司、苏州城南中凯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苏州市南环桥市场为首批试点单位,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原则推进数字化追溯体系建设。
在技术端加强端口开发。牵头归集三地浙食链、译数食品溯源云平台、苏食安平台运行机制和实践应用。分别对接青浦、吴江市场监管部门和平台技术公司研讨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案,推动三地平台技术公司系统端口文档统一。完成“浙食链”平台与译数食品溯源云平台端口开发和测试,从硬件技术层面为试点企业食品安全数字化跨区域追溯扫除障碍。
破壁除障规范协同 畅通“数据之链”
统一数据贯通“标准”。三地依据三省一市联合制定发布的全国首个区域性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地方标准——《长三角地区食品和食用农产品信息追溯》,明确数据接口、数据元分类、编码标准等内容,强化数据信息共享,顺利突破三省一市食品安全追溯信息的“数据孤岛”,实现标准从理论到实际落地,助力长三角食品安全数字化追溯体系畅通对接,提升长三角区域食品安全共治水平。
突破平台技术“壁垒”。积极对接三地省、市局技术专班,简化系统操作流程,加强系统信息加密技术,引导追溯系统和企业自有系统数据端口对接。试点企业在数据互通中,对照三地重点产品目录,优化平台端口,逐步完善传递链条完整性。截至目前,已完成“浙食链”平台与译数食品溯源云平台数据端口贯通,实现跨省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闭环。
做实分步推进“成效”。结合三地食品生产流通环节数字化建设基础,探索在试点基础上逐步扩大数据贯通覆盖面。推动示范区内4家企业围绕“海底捞”品牌产业链,实现农产品种植、预包装食品生产、线下实体门店销售食品安全信息跨区域全产业链可追溯,截至目前,食用农产品销售数据已流转20类产品共180批次,预包装食品销售数据已流转23类产品共161批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