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王宇露 记者戴正聪) 夏日的热浪席卷了各个角落,奶茶店内的沙冰机轰鸣不断,新式果蔬茶饮纷纷上市,“药食同源”中药茶饮成了其中的打卡新宠。如何让消费者在享受这些“舌尖清凉”时喝得放心?六月以来,象山县市场监管局集中开展夏季饮品专项检查行动。
本轮检查以商业街区、网红饮品店等为重点对象。执法人员深入后厨及仓储区域,重点检查制冰机、冷藏柜等设备清洁维护状况,仔细核对果蔬、茶叶、奶制品等原料的进货凭证、供应商资质及贮存条件。针对宣称“药食同源”的饮品,严格核验其实际使用的原料成分及标签标识。
“这个开封日期标注了吗?保质期还有多久?开封后要冷藏你们做到了没有?”在一家饮品店仓库,执法人员拿起一盒开封的果酱现场询问。开封后的食材需标识名称、生产日期、开封日期,并按规定冷藏且在限定时间内使用。
“请出示这些药材的进货票据和检验报告。另外,这些药材是否都在国家规定的药食同源目录里?菜单上写的‘清肝明目’功效,是否有科学依据?”在另一家主打“药食同源”的中药茶饮店里,执法人员重点核查其使用的中药材原料,提醒商家不要夸大宣传。中药入饮,添加的中药材应在药食同源目录里,商家宣传时不得明示或暗示具有预防、治疗疾病作用,非保健食品不得明示或暗示具有保健作用。
“夏季冷饮需求量大,制冰设备使用率高,必须按规定周期更换滤芯,落实清洁消毒措施,同时做好操作过程及维护情况的台账登记。”执法人员一一给出指导意见。针对夏季高温高湿环境下饮品制作环节易发多发的风险点,执法人员还着重查验了从业人员健康证明持有情况、操作台面及工用具的清洁消毒状况、饮品制作流程的规范性。
检查中发现,个别店铺存在从业人员未规范佩戴口罩及工作帽、水果处理区与垃圾存放区域未有效隔离等问题。执法人员当场责令改正,指导商家严格落实“生熟分离”“现制现售”等操作规范要求,切实防范交叉污染风险。此外,执法人员还对“阳光厨房”设备的正常运行及外卖食品打包操作的规范性进行了现场核查。
下一步,该局将组织“回头看”检查,确保问题整改闭环,同时持续加大对夏季饮品安全的监管力度,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全力保障广大市民“舌尖上的安全”,筑牢夏季饮品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