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浙江安吉县山川乡山川村以“安吉好味道”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2025-04-21 11:06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连待待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欧阳奔炎 记者邬玲) 在安吉县南端的群峰深处,山川村如一颗翡翠明珠镶嵌在群山之中。这里的村民世代与竹相伴,守着万亩竹海过着清贫日子。直到2019年云上草原景区的轰鸣打破寂静,这片沉睡的土地才真正苏醒。如今,当游客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驶入,漫山遍野的竹林间,农家乐的炊烟与民宿的落地窗相映成趣,非遗竹编的纹路与精致摆盘的百笋宴相得益彰,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共富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山水为墨 书写生态保护新篇章

清晨七点,村支书张力总会沿着鸬鸟溪巡查。这条穿村而过的溪流,在2019年率先实现“污水零直排”,如今溪水清冽见底,常有游客俯身掬水洗脸。为守护这片绿水青山,山川乡实施“全域景区化”战略,投资近亿元改造50公里农村道路,在竹林深处修建12公里游步道,将散落的古桥、古树、古宅串成风景线。通过“微改造精提升”,原本杂乱的农舍变身地中海风情民宿,闲置的粮仓改造成非遗竹编体验馆。近年来,村集体投资150万元建成生态停车场,配套智慧充电桩,既缓解了旅游旺季的停车难题,又减少了燃油车尾气污染。

食安为魂 雕琢“安吉好味道”金名片

每到春笋破土的时节,村东头的 "老地方" 饭店便座无虚席。老板娘将刚挖的雷笋与咸肉同蒸,竹香混着肉香扑鼻而来。"我们只用当天挖的鲜笋,焯水后用山泉水冰镇,保证口感脆嫩。

为规范餐饮市场,山川村成立首个村级食品产业联盟,制定《全笋宴制作规范》等12项团体标准。联盟成员,统一采购本地食材。如今,村里的农家乐都配备了“阳光厨房”,游客一看就能看到食材的加工过程。再以山川村为核心,整合全乡竹笋资源,联合非遗传承人研发“全笋宴”24道菜品,推出冷盘(竹荪刺身)、热菜(炭烤冬笋)、点心(竹筒饭)三大系列,年接待品鉴游客超10万人次。

产业联动 激活“旅游+”乘数效应

云上草原景区的开业成为关键转折点。2019年景区开园前,山川村年游客量不足1万人次,村民人均收入仅3.6万元。2024年,景区年接待游客突破200万人次,带动全乡旅游综合收入超9亿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29万元。村民章凯的故事颇具代表性,他将自家老宅改造成民宿 “叁时”,引入“主厨带你挖冬笋”体验项目,2024年营收达190万元。

村民宿协会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协会会长章凯牵头制定《民宿服务规范》,推行“五统一”管理模式,即“统一培训、统一标识、统一营销、统一采购、统一保险”。协会建立“共享厨房”,村民可以共享消毒柜、冷库等设备;组建“美食讲师团”,邀请名厨开展厨艺培训。2024年,协会组织的“民宿+美食”主题活动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带动民宿餐饮收入增长45%。

乡村蝶变 从“卖风景”到“卖体验”

景区开业后,在海拔千米的云上草原之巅,一条总长300米的“云街”蜿蜒伸展,这条坐落于山川村最高处的特色街区,创新组建“云街商户自治联盟”,引入“智慧监管平台”,将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等纳入数字化管理体系。游客只需掏出手机扫描店门口的二维码,就能实时查看食材溯源信息、历次检查记录。今年以来,云街食品安全抽检合格率100%,游客投诉量同比下降67%,真正实现“一码知安全,消费更安心”。

夜晚的云街别有一番风味。星空夜市上,非遗传承人李师傅现场制作竹节酥,热油翻滚间,金黄的酥饼裹着芝麻香气四溢。“以前只能在逢年过节做,现在天天都能让游客尝到。”李师傅的摊位每晚能卖出100多个竹节酥。据统计,夜间消费占比达40%,带动周边商铺租金三年翻两番。

村民有感 共富路上的幸福密码

在山川村,“共富”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65岁以上老人免费乘坐景区观光车,村集体每年发放旅游分红人均超2000元;建立“共富工坊”,吸纳120名村民参与食品加工、旅游服务;推出“乡聘村用”人才计划,培养本土厨师、民宿管家等专业人才86名。村民老葛在景区停车场管理岗位工作,每月工资4000元,加上土地流转分红,年收入近6万元。“现在家门口就能赚钱,还能照顾老小,比在外打工强多了”。

站在环村大环线的观景台上,云海翻涌间,云上草原的缆车如彩练飞舞,山脚下的民宿群错落有致,竹林深处传来游客的欢声笑语。这片曾经闭塞的山区,正以“安吉好味道”为媒,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用食品安全保障产业升级,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村民的“幸福靠山”。未来,这里将继续深耕“美食+文旅”融合文章,打造“长三角美食旅游首选地”,书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山川答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