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记者王正心) 近年来,台州市创新“党政统筹+专业赋能+执法保障”帮扶模式,以食安共富为抓手,通过产业链延伸、治理链升级、服务链创新“三链融合”,推动形成“一镇多品、一村一品”特色发展格局,走出乡村产业振兴新路径。
打造产业共富链 构建"政产学研"共同体
推动党政统筹强基。该市通过整合包保干部、专家、监管人员三方力量,由党政领导干部统筹协调整体产业发展,专家学者为企业提供专业技术指导,监管人员发现经营隐患时采取“合规整改 + 帮扶指导”替代行政处罚,多维赋能地方食品产业发展。
推动全链协作增效。加快推进共富园区建设,健全“园区+村集体+村民”共建共富利益联结机制,整合种植、加工、销售环节,建立“原料基地+加工集群+销售网络”一体化体系,推动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
推动标准领航升级。主导或参与制定一批地方标准,培育一批企业标准“领跑者”,加大原创性、高质量团体标准供给。如椒江发布海洋鱼类地理标志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指导养殖企业对准开展标准化规范养殖。
打造食安治理链 打造"刚柔并济"新范式
强化全链监管追溯。围绕监管重点和薄弱环节,构建完善食品运输协同监管、食用农产品准出准入、进出口食品风险联防联控等机制,持续应用“浙食链”系统,扩大追溯重点主体和重点品种范围,全市浙食链“双重点”上链率持续稳定在95%以上,获证主体激活率达到60%以上。
强化铁腕整治固本。聚焦食品作坊非法添加和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小食杂店销售假冒、伪劣、山寨、三无、劣质、过期食品,小餐饮店环境脏乱差等问题,通过提升一批、改造一批、关停一批等方式,切实提升乡村食品安全水平。
强化柔性执法提质。聚焦高频违法行为,明确“首违不罚”“轻违免罚”适用规则,推动执法标准全市统一,有效杜绝“小过重罚”。今年一季度,全市市场监管部门总计办理免罚案件53起,从轻减轻处罚案件37件,减免罚款金额共18.01万元。
打造价值服务链 激活"产旅融合"新动能
深化品牌矩阵建设。推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建立品牌赋能体系,提高品牌管理运营能力,加强地理标志品牌培育,推进地产食品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如椒江挖掘历史文化优势,助推双洋村“梵音豆腐”成功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深化科普宣传增效。通过常态化开放设置学生研学专场以及举办专题宣传展览等多元形式,持续增强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力度。如黄岩打造“宁川里”食安科普品牌,根据产业特色打造“微醺宁溪”“宁溪丰物”等食品产业IP,构建长效共富机制。
深化文旅融合拓链。将DIY亲子体验、学生研学等当前流行元素与食品产业发展相结合,让游客亲身制作、体验当地的特色美食。如黄岩建设红糖文化体验馆、研学基地,推出“古法熬糖”“红糖美食制作”等沉浸式体验项目,实现“文化+旅游+产业”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