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徐静静) 在浙西南群山环抱中,丽水市青田县吴坑乡大仁村以“云中大仁”之名,从偏僻高山村蜕变为避暑胜地与美食天堂。依托清凉气候、生态资源与侨乡特色,这里通过民宿经济与美食产业的深度融合,不仅打造了“舌尖上的安全”品牌,更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创新之路。
避暑民宿,高山上的“清凉经济”。大仁村海拔600多米,年平均气温17.7℃,夏季日平均气温超30℃的天数不足7天,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使其成为长三角避暑热门地。近年来,村内通过旧村改造,建成13家风格各异的民宿,形成“楼上民宿、楼下商铺”的立体经营模式。例如,全村首家民宿--“朋来居”,日常入住率70%左右,周末、节假日几乎一房难求。村内还配套建设玻璃观景台、登山绿道、爱情天路等设施,将自然景观与休闲体验结合,累计接待游客12万人,实现营业收入1800万元。
美食产业,舌尖上的“共富密码”。大仁村以“特色美食村”为定位,深挖传统风味与侨乡资源,形成“本土+洋货”双轮驱动的美食经济。一是本土美食激活乡愁经济:香脆麦饼、手工牛肉酱、田鱼、土烧酒等特色美食成为游客必打卡项目。茗月馆农家乐的经营者凭借家传麦饼手艺,日销量超百个,通过电商销往全国;周女士的土特产店年收入超10万元,带动本地农产品上行。二是侨乡“洋货”拓展消费场景,依托青田侨乡进口商品城,村内开设洋货超市,红酒、咖啡、化妆品等进口商品与农家乐结合,形成“高山喝咖啡、民宿品红酒”的独特体验,吸引上海、温州等城市游客消费。
食安保障,筑牢“幸福共富”基石。以特色美食村”食安管理体系为基础,推动餐饮单位“阳光厨房”全覆盖,统一制作阳光菜单、公示牌,制定《特色美食村建设与管理规范》,强化食材溯源与加工监管。以品牌化赋能,提升市场信任度,青田“侨之味”、大仁手工牛肉酱等品牌通过“中国生态美食地标”认证。同时,开展烹饪技能与食品安全培训,培育本土人才,如望月阁经营者通过短视频推广牛肉酱,实现“山货出山”。
共富效应,美丽乡村的“大仁答卷”。大仁村的“民宿+美食”模式,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动能。进一步提高村民增收,返乡创业村民超百人,直接带动16户农户实现在家就业增收。加快村域升级,村级集体经济年增收15万元,投资800万元完善旅游设施,获评浙江省3A级景区村、省级休闲旅游示范村。促进产业融合,通过“美食+美景+美宿”路径,衍生出乡村马拉松、音乐节等文旅业态,形成“食带游、食带购、食带娱”的产业链。
下一步,该村将以避暑民宿为引、美食经济为媒、食安管理为基,积极打造“民宿+书吧、茶吧、咖啡吧”“民宿+采摘”等新型民宿,切实提升民宿的品质内涵,全面打响高山民宿品牌,并进一步深化民宿管家统一管理模式,不断提升民宿的竞争力和吸引力,以生态之美、美食之味、人文之韵,为共同富裕注入持久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