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胡乐 张琪琪)为切实保障群众饮食安全,规范火锅食材市场经营秩序,近日,重庆市大足区市场监管局棠香街道市场监管所组织执法人员对辖区内火锅食材经营单位开展专项检查行动,重点排查食品安全隐患。针对消费者忧心的“回收锅底”、“老油火锅”问题,同步启动废弃油脂规范处置行动,构建全过程监管体系,让消费者吃得放心、安心。
此次检查以大型商超、农贸市场、火锅食材专营店、餐饮服务单位等为重点对象,覆盖生鲜肉卷、火锅丸子、底料、蘸料等各类火锅食材。执法人员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经营场所,通过现场检查、查阅台账、抽样快检等手段,全面排查食品安全风险。本次检查对辖区内124家火锅相关经营主体覆盖率达90%以上,共计抽样食材品类12种,立案查处违法案件6起。
一是严查经营资质。重点核查食品经营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是否在有效期内,确保经营主体合法合规。二是强化进货查验。严格落实索证索票制度,确保每批次食材来源可追溯,要求所有火锅食材批发商使用“渝溯源”小程序,实现毛肚、鸭肠等重点品类一码溯源,杜绝不明渠道产品流入市场。三是规范标签标识。严格检查预包装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等标签信息,责令不合格标签整改17处。四是确保储存合规。重点检查冷藏冷冻设备运行状态,核实温度记录是否规范,保障食材储存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五是加强肉类监管。重点监管鲜切肉卷、冷冻肉制品,严格查验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及进货票据,严防未经检验检疫或来源不明肉类流入市场。针对毛肚、鸭肠等高风险食材,首先检查食材感官性状,排查是否使用甲醛、工业碱等非食用物质浸泡或过期食材二次加工行为,再对可疑食材进行现场快检,合格率100%。
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向经营者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督促其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加强进货查验,规范经营行为。检查后,对发现的问题精准施针,召开火锅经营主体专题培训会,要求经营者定期自查库存食品,及时清理临期、变质产品,确保食品安全。
严格查验火锅餐饮单位油脂采购渠道,排查是否存在低价购油、非正规渠道采购等异常情况,对索证索票不到位的餐饮单位当场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同时,指导并督促火锅餐饮单位使用重庆市阳光食品APP建立油脂回收台账,上传正规收运公司合同后,通过APP对每次的回收情况进行拍照上传。
下一步,大足区市场监管局将结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持续加大对火锅类食品的检查力度,并适时开展"回头看"行动,确保问题整改到位。同时,将联合第三方检测机构对高风险食材进行抽检,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