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李香芫)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肉类食品安全,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合法权益,近期,重庆市江北区市场监管局聚焦专项安全隐患排查、强化抽检监测排查、狠抓案件查办与宣传引导,以“三举措”打出整治“组合拳”,全力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一、拉网式排查,深挖安全隐患“风险点”。专项整治行动全面启动后,执法人员迅速行动,对肉制品生产加工企业、农贸市场、商超、餐饮单位等重点场所展开安全隐患排查。在生产加工环节,严格检查企业生产资质、原料采购台账、生产加工流程、环境卫生等;在流通环节,加大对冷链运输、储存条件的检查力度,防止肉制品因温度、卫生条件不达标导致腐败变质;在餐饮服务环节,严查后厨肉制品加工操作规范,杜绝使用来源不明、感官性状异常的肉制品。目前,检查食品生产经营者395户次,发现隐患40条,其中较大以上隐患2条,整改完成40条,整改完成率100%。
二、精准化抽检,筑牢质量安全“防火墙”。在本次专项整治中,科学制定抽检计划,选取群众消费量大、风险隐患高的品种进行重点抽检。对肉制品中的兽药残留、重金属、微生物指标以及非法添加物等精准检测,确保抽检结果科学、准确、可靠。同时,及时将抽检结果向社会公示,对抽检不合格的产品,第一时间追溯源头、下架处理,并依法依规对相关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查处,切实筑牢肉制品质量安全防线。今年以来,江北区共组织抽检肉制品34批次,检测合格率为100%。
三、全链条打击,奏响共治共享“最强音”。强化案件查办力度,对排查和抽检中发现的制售假劣肉制品案件,深挖细查、追根溯源,形成 “查办一案、震慑一片” 的效果,截至目前,已立案4起,收缴假劣肉制品870.3公斤,罚没金额17.2万元,上报市局典型案例1件。加强宣传引导社会共治,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向消费者和生产者广泛宣传肉制品安全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目前,撰写宣传报道9篇,培训食品生产经营者312户次,同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监督,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打击制售假劣肉制品的良好氛围,形成共治共享的食品安全治理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