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廖俊杰)潼南区校园食品安全经持续治理,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得到较大提升,为进一步巩固前期工作成效,形成常态化的风险防控机制,重庆市潼南区市场监管局在对150余所中小学、幼儿园食堂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食品安全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体系思路,按照校园食堂食品安全危害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确定各关键控制点关键限值、建立各关键控制点的监控程序、建立当监控表明某个关键控制点失控时应采取的纠偏行动等6个关键步骤,建立并发布了全市首个《校园食堂食品安全高频风险管控清单》。
清单围绕食品贮存、进货查验、环境卫生、清洗消毒、加工过程等食堂食品加工8大关键环节,围绕22项高频高危食品安全风险是什么、在哪里、什么时候容易发生、可能引发的后果及如何管控等关键要素,制定一看就懂、一看就会的实操指南。以食品腐败变质这一常见风险为例,《清单》明确了其常见地点和部位为“冷库、仓库、冰箱”,高发节点为“夏季高温、节假日库存积压”,分析可能原因为“温度控制不当或设备故障”,并指出其可能造成的危害“食物中毒(如沙门氏菌感染)”,明确管控措施为“定期检查冷库温度(冷藏0-8℃,冷冻≤-12℃),分类存放生熟食品,每周清理临期食品。”清单的发布让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对于如何管控风险有了更强更清晰的理解认识,既是风险隐患的提醒书又是食品安全管理的说明书,还是消除隐患的操作手册。下一步,该局还将进一步加大清单的宣贯力度,持续抓好校园食品安全治理,全力保障学生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