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张潇翎 陈颖 记者陈家华)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2023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到2025年,质量人才队伍持续壮大,质量专业技术人员结构和数量更好适配现代质量管理需要,全民质量素养不断增强。作为指导我国质量工作中长期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纲要》亦是厦门市湖里区质量人才建设的指导方针。近日,中共湖里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质量人才队伍建设 推动湖里区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着力构建质量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服务体系,筑牢新质生产力发展人才根基。
《若干措施》共有10条,包括:拓宽质量人才引进渠道、强化质量人才梯度培育、深化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创设质量公益培训“新质讲堂”、举办质量人才竞技活动、强化两岸人才交流合作、打造质量人才工作示范点、开展质量人才协同服务、加大质量人才激励力度、加强措施落实组织保障。措施聚焦质量人才“引育用留”,着力优化质量人才发展环境,打通质量人才成长通道,整合质量人才扶持资源,搭建质量人才交流平台,不断壮大技能型、创新型、管理型质量人才队伍,激活质量人才发展内生动力。
近年来,湖里区深入实施人才强区、质量强区战略,作为人才强区战略的牵头抓总部门,区委人才办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持续完善人才政策体系,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作为质量强区战略牵头实施部门,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坚持质量支撑、标准引领、品牌示范、创新驱动工作理念,深入开展质量强区、强链、强企行动。此次,两部门联合制定《若干措施》,体现了湖里区进一步加强人才支撑,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下一步,两部门还将抓好《若干措施》的贯彻落实,为推进湖里区“两高两化”中心城区建设提供坚实的质量人才支撑。
《若干措施》有如下亮点:
拓宽引才渠道和育才方式,构建“首席质量官、质量经理、质量工程师、质量技术能手、质量高技能人才”质量人才链。
组建两岸集成电路产业人才服务联盟。构建两岸质量技术机构常态化交流合作机制。组织开展两岸质量人才论坛、两岸质量相关专业大学生研学参访等活动。
将获得各级政府质量奖的质量标杆企业纳入湖里区人才住房、子女就学保障重点企业。
鼓励辖区企业为质量相关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就业岗位,设立质量相关专业学生实习实训基地。
创设质量公益培训“新质讲堂”。常态化开展各类质量人才竞技活动,探索将比赛结果与人才认定相挂钩的结果运用机制。
附:《若干措施》全文
关于加强质量人才队伍建设
推动湖里区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深入实施人才强区、质量强区战略,加强湖里区质量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构建质量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服务体系,筑牢新质生产力发展人才根基,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如下措施。
一、拓宽质量人才引进渠道。深化拓展湖里区“鸿鹄”引才专项行动,充分挖掘企业质量人才用人需求,通过厦门市国际化人才招聘专窗、省内外高校专场招聘会、大学生实习“扬帆计划”等线上线下渠道,精准服务对接,吸引各类质量人才到我区就业,持续壮大我区质量人才队伍规模。
二、强化质量人才梯度培育。发挥用人主体在质量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中的积极作用,指导企业根据经营实际,梯度培养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质量管理、知识产权等各类质量人才,构建“首席质量官、质量经理、质量工程师、质量技术能手、质量高技能人才”质量人才链,推动企业广泛开展内部员工质量教育培训,持续优化我区企业质量人才队伍结构。
三、深化校企合作联合培养。鼓励辖区企业为质量相关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就业岗位,设立质量相关专业学生实习实训基地,着力培养质量相关专业学生实践、创新及创业能力。建立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质量创新体系,协同开展质量领域技术、管理、制度创新,增强质量发展创新动能。
四、创设质量公益培训“新质讲堂”。针对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组织开展企业首席质量官等质量岗位任职公益培训;针对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组织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先进质量管理方法、质量工具应用等系列专题公益培训;针对企业质量技术能手、质量高技能人才组织开展计量、标准化、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知识产权等质量基础设施相关知识公益培训;针对质量奖参评企业,组织开展申报评奖公益辅导培训。
五、举办质量人才竞技活动。常态化开展质量知识竞赛、质量品牌故事大赛、首席质量官能力竞赛、新利网络娱乐场开户注册 技能竞赛等形式多样的竞技活动,建立政府、企业和社会多方参与的竞技活动投入保障机制,探索将比赛结果与人才认定相挂钩的结果运用机制,充分发挥竞技活动对质量人才的培育、发现、激励、提升等作用。
六、强化两岸人才交流合作。充分发挥厦门市两岸集成电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作用,开展两岸集成电路标准共同选题、研制、比对等共通工作。组建两岸集成电路产业人才服务联盟,联动多方力量加强高能级创新资源导入,进一步深化政产学研合作。构建两岸质量技术机构常态化交流合作机制。组织开展两岸质量人才论坛、两岸质量相关专业大学生研学参访等活动,强化两岸质量人才融合发展。
七、打造质量人才工作示范点。推动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区深入开展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在湖里区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建设质量人才工作示范点,整合质量基础设施服务驿站和人才驿站功能,打造综合服务平台“芯质驿站”,为企业和人才提供全周期、全链条、全要素、全天候服务。
八、开展质量人才协同服务。依托厦门市质量基础设施“e鹭协同”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市计量检定测试院、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市标准化研究院及其他社会化技术机构资源优势,组织专家上门为企业提供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质量管理、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一站式协同服务,帮助企业破解技术难题及质量瓶颈问题,帮助企业质量人员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九、加大质量人才激励力度。强化人才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每年选拔一批优秀质量人才,组织参与我区开展的理论学习、国情研修、专家休假等培训、交流活动,推荐参评区拔尖人才。将获得各级政府质量奖的质量标杆企业纳入湖里区人才住房、子女就学保障重点企业,解决质量人才后顾之忧。
十、加强措施落实组织保障。建立区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实施、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质量人才工作机制。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统筹评估质量人才工作的资金测算,编入年度工作预算,做好质量人才经费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