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保定市“助企引智”工作向“新”求“质” 蓄力前行

2024-10-22 13:59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纪红霞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王爱华 记者纪红霞)今年初,河北省《2024年“助企引智”服务工作方案》印发后,保定市紧锣密鼓动员、脚踏实地行动,促成了多家企业成功引进先进质量专家,从根本上提升企业创新力和市场竞争力,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保定场景注入新能力、实现新突破。

金秋十月,丰收的色彩染遍了大地,每一片叶子都承载着季节的馈赠。

在保定市中关村创新基地,卡雷尔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应用智能盘点机器人对货物进行实时扫描;在英利能源发展(蠡县)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只需在电脑上输入参数,机器便可自动完成太阳能电池板的焊接、敷设、装框等工作;在科世达(保定)机电有限公司,AGV智能物流设备早已替代人工,进行着繁重重复的搬运工作……

一幕幕新图景的背后,是保定对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探索。

今年以来,保定市市场监管局锚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打造与之配套的高水平检验检测体系。帮扶指导特嗨氢能作为国内首个氢能产品全链条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对外开放,引进中检计量、中检理化等14家央企、国企在保定设立检验检测分支机构。

目前,保定市拥有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17家,获得CMA(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资质机构271家,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巨力索具是一家集索具研发、试制、生产、检测、安装、维护服务于一体的上市公司,拥有45项发明专利、7项国际领先的技术成果、牵头主编了8项国家标准,与国外300多家大型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负责实施的重大项目涵盖亚洲、美洲、欧洲、澳洲和非洲。

为促使巨力索具实现更好发展,保定市市场监管局根据《质量强国建设领军企业遴选工作方案》《质量强县(区、镇)培育工作方案》要求,确定巨力索具股份有限公司为争创质量强国领军企业,通过系列工作举措,使企业得以不断发展壮大。

去年3月,保定市屹马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计划加大科技研发投入,使更多更好的项目尽快的落地,实现量产,加之该企业今年产品订单量增加,企业周转资金遇到很大缺口。

保定市市场监管局获悉该公司情况,选派业务骨干“上门服务”,帮助分析该公司知识产权现状及价值,多次协调银行、企业“精准对接”,为企业“量身定做、一企一策”,架起企业与银行之间的融资桥梁。

同时,保定市市场监管局还协调专业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对该企业专利权质押登记进行指导,最终在没有任何实物抵押的情况下,该企业通过专利权质押2023年取得贷款资金1000万元,有效缓解资金压力,加速了在研项目的推进及落地,得到了企业的好评。

企业有了这些贷款,对今后的发展更有了信心。2024年以来,保定市市场监管局已完成17家专利权质押融资贷款2.3亿元,真正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践行了“我为群众办实事”初心使命。

此外,保定市还建立了专利开放许可牵线搭桥机制,促成专利开放许可95项,位居河北省第一。与19家金融保险机构签署“政银企”战略合作协议,为中小微企业量身定制金融产品。近期,白沟一家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这一无形资产质押融资400万元,成功将“知产”变“资产”。

采访中,许多企业负责人说,保定市市场监管系统为企业的发展架好了一座“服务桥”。

今年以来,保定市市场监管系统广泛摸底,采取市县联动、部门合作的方式,深入企业了解需求、解读政策,一次性摸排规上工业企业977家、特色产业集群重点企业6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82家,梳理出28家需求企业,对每个企业需求进行了“精准画像”。

同时,结合全市产业实际,保定市采取瞄准先进与适应产业相结合的方式匹配专家,依托“河北省助企引智信息化服务系统”,重点为工业企业推荐德国、日本以及欧美等发达国家(地区)专家,还结合顺平县、满城区等产业聚集区特点和技术攻关需求,挑选匹配适合产业发展的专家。

每月,市县两级市场监管部门都及时汇总数据、做好跟踪服务,实现月月有递增、季季有变化。截至9月30日,共为32家企业成功引进34名专家,涉及质量技术、质量管理、质量品牌、质量基础、质量安全等5个领域,有效发挥了“服务连心桥”作用。

保定市还广开思路,灵活多样织好“合作网”。共同建立了统计会商通报、定期调度督导、总结宣传推广等工作机制,为“助企引智”工作提质增效。全市5家企业与5名专家签订不定期驻企工作协议,27家企业与29名专家签订柔性技术合作协议,真正织好企业与专家的“合作网”,提高“助企引智”的成功率。

为耕好“责任田”。保定市首先在挖掘专家作用上下功夫。34名专家在技术、管理、品牌、安全领域有足够的话语权,协议签订后,在质量控制、标准研发、品牌竞争等方面给予企业极大的帮助。协助2家企业导入或优化质量管理模式,推动企业3个管理体系重新认证;帮助企业起草标准1项;助力企业申报专利11项;推动26家企业提升产品合格率、8家企业降低质量安全风险。

保定市还在树立标杆作用上下功夫。围绕成功引进专家做法,加强经验交流。9月3日,全市“质量月”活动启动仪式上,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保定立元铜件制造有限公司、河北香辛调味品有限公司围绕引智成果作了典型发言,提高企业对“助企引智”工作的认识,顺平县市场监管局围绕如何引进质量专家作了交流发言,为全市树了样板,实现各级耕好“责任田”的目的。

氢能作为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各地能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一环。

“氢能产业化发展一大难关在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上,过度依赖进口,成本居高不下,成为产业发展的制约瓶颈。要有效降低氢燃料电池整体成本,必须实现技术突破,增强产品国产化率,全面扩大氢燃料电池的示范应用。”未势能源保定区域负责人张璞介绍,作为长城控股旗下氢能赛道的未势能源,企业深谙此道,一直在积极推进氢能相关技术的研发应用。

几年来,未势能源通过自主创新,围绕已经掌握的氢燃料电池、储氢及核心部件关键技术,陆续攻克大功率、高质量储氢密度难题,相继推出大功率石墨堆、木星液氢储氢系统、IV型储氢瓶、第二代高性能膜电极等多款产品,在国内率先实现整套氢动力系统(燃料电池系统、储氢系统)及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发与规模化生产,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达到100%,推动了氢能关键技术与装备产品国产化进程。

未势能源的发展,只是保定抢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个缩影。

保定地处京津冀协同发展中部核心功能区,是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中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肩负着京津冀地区节能降碳、绿色发展的重要使命任务。

近年来,保定抢抓氢能产业黄金发展期,着力打造“全国碳中和产业之都”,积极开展“低碳城市”“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试点城市”“气候投融资试点城市”建设,出台了《保定市氢能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保定市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十条措施》等一系列措施,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支持保定氢能产业发展。

“形成新质生产力,离不开创新驱动。”在保定市市场监管局质量发展处处长陈国辉看来,2024年,是保定向“新”而行的一年,新质生产力正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作为制造业大市,保定市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连续9年稳居河北省第一。近年来,全市围绕“7+18+N”重点产业,着力打通制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关键堵点,下大力抓好汽车及零部件、电力装备等优势产业,不断推动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高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产业升级构筑竞争新优势。发展战新产业的同时,保定市还聚焦传统产业,注重与数字经济的融合发展。放眼全市,高阳家纺、定兴食品、安国中医药、白沟箱包、满城生活用纸等,37个县域特色产业全都刮起“数字风”,“数实融合”为传统产业装上了“新引擎”。

据统计,截至目前,保定获得河北省政府质量奖的组织(含个人)达19家;有效注册商标总数达20万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2件;河北同光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立中四通轻合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风帆有限责任公司、亚大塑料制品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获评为河北省企业标准“领跑者”,自2020年起获评数量连续四年位居河北省第一名。

传统产业加速蝶变,新兴产业欣欣向荣,未来产业蓄势待发。如今,在古城保定,一场场奔赴高质量发展高地的接力赛正按下快进键,向“新”求“质”,蓄力未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