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许伟 记者胡毅)4月21日,在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洪山区知识产权保护(企信创合产业园)工作站成功举行了以“协同创新·转化赋能:知识产权转化赋能产业升级”为主题的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领下,知识产权已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国务院《"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更是将“提升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效益”列为重点任务,为知识产权工作指明了方向。本次活动重在探索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新路径,为辖区企业高质量发展赋能。活动中,洪山区知识产权保护(企信创合产业园)工作站负责人宣布,由该站负责的“大学之城校企知识产权转移转化工作站”正式启动,并宣读了平台工作机制。
据悉,洪山区拥有35所高校,数十家科研院所,100余个国家、省、市级创新平台,超120家专精特新企业和15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是名副其实的“创新策源地”。区域内的高校、科研院所和科创企业积累了数以万计的专利技术,但这些专利技术如同“沉睡的宝藏”,有的因转化机制不畅而难以落地,有的因评估定价复杂而长期滞留实验室,有的受限于研发资金短缺而难以开展核心技术攻关,直接导致大量具有产业化潜力的技术创新成果未能释放其应有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企信创合工作站负责人表示,“大学之城校企知识产权转移转化工作站”的成立,成为了破解知识产权转化中的瓶颈问题,推动知识产权从“纸面权利”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关键举措。为此,该站将在洪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的指导下,探索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和转移转化工作进行融合,打造“保护+转化”一体化知识产权服务生态,致力于打通高校及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与区域产业需求的对接通道,解决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难题。
活动现场,武汉理工大学法学和人文社会学院刘介明院长、湖北国翼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高明总监、武汉中知诚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汪飞总经理分别以“知识产权全链条服务湖北‘支点建设’的战略思维与管理实践”、“投资人眼中‘可转化’知识产权的核心标准”、“知识产权应用及风险规避”为主题进行了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相关内容分享;汉口银行聚焦小微企业融资难题,进行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品宣讲。
洪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局也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从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的全链条视角协同推进,建立并持续完善“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以知识产权成果转移转化促进产业强链增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为助力全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贡献“洪山”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