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南通市通州区市场监管局多措并举推进农村集体聚餐全链条治理工作

2025-05-27 15:33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李黎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曹丁丁 记者李黎)  农村集体聚餐一直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和难点领域,为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保障辖区群众聚餐安全,南通市通州区市场监管局多管齐下、标本兼治,深入推进农村集体聚餐全链条治理工作,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一是完善制度建设,构建监管长效机制。区市场监管局坚持制度先行,推动农村集体聚餐监管规范化。区政府办公室印发《建立“食安通州”联创区,强化农村集体聚餐管理实施方案》,明确农村集体聚餐的申报备案、现场指导、监督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将监管责任细化到镇(街道)、村(社区)以及市场监管部门,形成“区统筹、镇主责、村落实”的工作格局。

同时,制定《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机制,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能够迅速响应、有效处置,最大程度减少危害和影响。

二是强化申报备案,实现源头精准管控。依托信息化手段,区市场监管局持续优化通州区食安联创平台,对全区农家宴、民间厨师等信息实时进行登记公示。严格实行农家宴申报备案制度,根据农村集体聚餐人数不同,采取分级评估。在现场评估过程中,对食品原料采购、加工制作、贮存、配送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检查,对发现的食品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意见,指导整改,对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及时劝诫停办农村集体聚餐活动,并将评估结果录入平台,切实把好过程关,为农家宴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三是开展培训指导,提升从业人员素质。针对农村集体聚餐厨师队伍流动性大、专业知识匮乏的现状,区市场监管局加大培训力度,定期组织农村集体聚餐厨师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邀请食品安全专家、业务骨干授课,围绕食品采购索证索票、加工制作规范、餐饮具清洗消毒、食物中毒预防与应急处置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让厨师们深刻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切实提高其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水平。

此外,在农村集体聚餐举办过程中,安排市场监管执法人员和村(社区)食品安全协管员对聚餐现场进行全程指导,重点检查食品原料采购渠道是否正规、食材储存是否符合要求、加工制作过程是否生熟分开、餐饮具清洗消毒是否到位等,对发现的问题当场提出整改意见,督促厨师及时整改,确保聚餐食品安全。

四是加强监督检查,严守食品安全底线。区市场监管局将农村集体聚餐纳入日常监督检查重点内容,建立健全区、镇、村三级联动检查机制。在节假日、农村婚丧嫁娶等聚餐高峰期,加大检查频次和力度,采取明察暗访、随机抽查等方式,对农村集体聚餐开展专项监督检查。

检查过程中,重点对农家宴菜单进行预先审核,严禁采购、加工制作高风险食品,如野生菌、发芽土豆、四季豆等;对食材新鲜度、储存条件进行严格核查,确保食材安全可靠;对加工环境进行全面检查,要求保持加工场所清洁卫生,配备必要的防尘、防蝇、防鼠设施。同时,充分发挥食品快检技术优势,对聚餐现场的蔬菜、肉类、食用油等食品原料进行快速检测,及时筛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五是注重宣传引导,营造共治良好氛围。建立健全“区政府、部门、镇、村(居)”四级联动工作机制,推进食品安全工作镇镇有网、村村有人。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宣传活动,提高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平台,宣传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和知识,发布食品安全消费提示。在镇(街道)、村(社区)设置食品安全宣传栏,张贴宣传海报,悬挂宣传横幅,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组织开展食品安全知识“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市场监管执法人员和村(社区)工作人员深入农村集市、田间地头,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解、举办知识讲座等方式,向广大群众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引导群众科学健康饮食,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监督,发现问题及时举报投诉。

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农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通州区市场监管局将持续发力,不断完善监管措施,创新监管方式,加大监管力度,全力守护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让群众吃得放心、吃得安心,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有力的食品安全保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