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濮锐) 为了充分利用好暑期食堂改造的“黄金期”,有效推动一批学校食堂改造升级,夯实校园食品安全基础,淮安市市场监管部门深入一线、走进现场,为设计施工单位提供指导咨询服务,助力学校食堂高效科学地开展工程建设。
全面排查,制定改造对象“花名册”。结合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行动和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摸排汇总全市76家计划在暑期实施改造的学校食堂信息,并根据平时监管情况筛选出一批基础设施老化、风险隐患较大、推动改造困难的“老大难”学校食堂,将他们列为重点改造对象,建立改造对象“花名册”,要求其提前向属地监管部门提交改造方案和施工计划,根据监管部门预审要求优化调整方案设计。
跟踪督促,掌握改造工程“进度表”。根据改造对象自定的施工计划,市场监管部门不定期采用电话回访、上门查访等方式了解施工进度,督促施工单位按照序时进度抓紧施工,为后期验收检查、通风散味等工作预留时间,避免因抢工赶工留下食品安全隐患。对于“老大难”食堂,市场监管部门在上门期间同步开展现场指导,围绕“硬件设备标准化、操作流程规范化”的理念,对进货查验、食品贮存、烹饪加工、清洗消毒等重点场所的施工标准严格把关。
细化评估,记录改造效果“验收单”。改造工程结束后,市场监管部门联合教育部门第一时间上门验收,不仅检查改造项目施工情况,还要对照前期监管发现的问题对学校食堂进行系统“体检”,细化评估各重点环节的安全风险,摸排各类隐患整改情况,并详细记录形成改造项目“验收单”,及时做好食品经营许可变更或发证工作,确保所有改造后的学校食堂能够安全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