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谢超翔 记者李黎)苏州市姑苏区十全街位于姑苏区核心地带,这里既有丰富的评弹、餐饮、苏绣等历史文化资源,也有贰叁楼、藏珑坊、SAFFARI等一批现代感十足的网红餐饮店,各类业态和元素兼容并蓄、共生共荣,与“十全”之名相得益彰。自十全街全面更新升级以来,姑苏区市场监管人员坚持以高效能监管和高水平服务,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和放心舒心的消费环境,用行动和汗水,提升街区市场活跃度,服务人们的消费选择。
倾心打造内容力和识别度鲜明的业态布局
今年6月,历时3个月改造的老苏州茶酒楼,以崭新面貌再迎各方来客,重新开张的酒楼深挖提炼陆文夫先生美食文化内涵,紧扣苏式早茶、老苏州茶酒楼正餐、姑苏糖粥铺和美食家夜宵四个板块,用美食讲述苏州故事,还在一楼专门辟出评弹演出的空间,营造出扑面而来的姑苏气息。“老店新开,离不开市场监管部门和街道的帮助,特别是在复刻文夫宴、设计文创标识、开辟食客互动区、创新食品安全色标管理法等方面,提供了许多指导,为店铺带来看得见的客流和人气。”酒楼经理崔艳青说。
姑苏区市场监管局围绕打造特色“景区+街区”任务,对不符合古城保护、不利于十全街业态定位的五金加工、废旧物品收购、食用农产品销售、烧烤等商户进行劝退;牵头联合环保、城管、消防等多部门为十全街餐饮店提供行政指导,对十全街商户业态的发展进行顺势引导、指导帮助转型更新,通过调整优化,街道东段主要集中了以传统加工制作方式、门店营销为主要手段的传统餐饮小吃;街道西段主要集中了以时尚菜品、新潮创意设计为特色的网红餐饮,为街区带来看得见的客流和人气。
用心织补属地监管和商家责任兼容的安全网
十全街所有食品经营单位统一配备具有姑苏特色的证照公示栏,所有商户均签订《放心餐厅承诺书》,确保经营场所够整洁、食材来源可追溯、加工操作合规范、明码标价不欺客,努力提供更优质的消费体验。文明经营让烟火气与安全秩序相伴相存,网红小店祥鑫的搬迁开展就得益于此,重新开展的小店,在市场监管部门的指导下,厨房设施换成了全新的现代化设备,打包的餐盒也进行了提档升级,在保持食品原有特色风味的同时,安全管理水平有了质的提升,做到“大变样”却“不变味”。
当前十全街范围内餐饮店已全部纳入包保主体,包保覆盖率、包保督导率及问题整改率均达100%。街区持证的所有食品经营企业自觉落实总局60号令要求,结合实际个性化定制了《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依托“苏食安”食品安全综合管理平台做好自查自纠。同时,推行餐饮后厨管理“分类施策”的模式,大中型的餐饮单位如南园宾馆,采取百合花管理等体系化管理模式;小微餐饮如洋洋中餐馆、同得兴等,采取五常法管理等标准化管理模式。此外,全面推广食安封签,规范外卖配送服务,累计发放2000多份,给“十全”滋味上了一道“安心锁”。
精心烹饪传承性与创新度并重的“苏味”美食
消费层次越高,其具有的文化特征越明显。姑苏区市场监管局充分发挥文化在餐饮消费市场中的流量牵引作用,在同德兴打造苏式面食文化示范点,通过苏式面食传习所、“苏味”美食陈列体验点、面食文化交流室、食品安全先进管理法展示点四个区域,串联食客等待、就餐、交流的时空路线,让顾客的一次就餐成为沉浸式“苏味”美食体验之旅。
“我们鼓励餐饮经营者利用自身资源打造具有苏式餐饮店堂文化的餐厅,食客既可以通过视觉感受店铺的历史传承、美食文化和管理法展示,又可以通过味觉感受美食体验,领略到‘苏味’饮食文化的魅力。”双塔街道市场监管分局徐彬说。目前,苏祥兴、万泰兴等50家餐饮店已完成店堂文化打造,其中15家在门口贴有店堂文化展示店标识,方便食客找寻。同时,街道所有餐饮店已录入“十全街美食地图”,食客可以通过扫描美食地图二维码,真实了解十全街特色餐饮店的精准位置、经营状态、店堂文化、特色菜品以及食品安全风险等级、日常监督检查记录、明厨亮灶视频等食品安全相关信息,为食客提供独特的美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