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张家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五位一体”构建农村家宴食品安全治理新格局

2025-06-05 13:46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李黎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 黄怡婷 记者李黎) 农村家宴是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乡土文化、增进邻里感情的重要载体。针对农村家宴食品安全问题,张家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创新实施“五位一体”建设,通过系统施策、协同发力,走出了一条"标准引领、多元共治、智慧赋能、文化浸润"的治理新路径。

一、标准化建设夯基础,打造“安心场所”

明晰责任标准,打造一批农村集体聚餐新标杆。一是责任明链。在农村家宴礼堂标准化建设阶段建立“市统筹、镇主抓、村落实”三级责任体系,在管理阶段建立“业务部门—区镇食安条线—市场监管基层分局—食品安全协管员”四级管理体系,实现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面覆盖。二是硬件提档。制定家宴礼堂建设标准,统一功能分区,明确消毒柜、留样冰箱等设施配备要求,鼓励家宴礼堂建设“明厨亮灶”,实现后厨操作全程可视、可溯。三是试点示范。选取基础条件好的家宴礼堂先行试点,通过“现场观摩+问题整改”模式优化建设方案,形成“一地一特色”经验,逐步推广至全域。张家港市已建成标准化家宴礼堂71个。

二、规范化管理强保障,拧紧“安全链条”

抓好两个“关键人”、一个“关键事”,构建闭环式管理机制。管好“关键人”。对民间厨师实行“一证二档”管理(健康证,培训档案、诚信档案),每年开展一次免费健康体检和不少于一次的食品安全培训,每年开展民间厨师星级评定,明确退出机制,对出现食品安全事件等问题的民间厨师一票否决;对食品安全协管员实行“一册一考”管理(工作手册+年度考核),明确备案登记、现场指导等工作要求,定期组织培训,不断提高食品安全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管住“关键事”。推行“一宴一档”申报制度,要求家宴举办前1日备案,申报流程优化为“信息报告-现场指导-登记备案”三步走,现场检查食材来源,指导加工操作,排查解决风险隐患。

三、社会化参与聚合力,激活“共建动能”

探索"市场运作+公益服务"双轨模式,激发多元主体参与活力。一是企业联动。鼓励餐饮企业、食材供应商与家宴礼堂合作,组建稳定团队,提供“菜单定制—食材配送—宴席承办”一条龙服务,增强农村家宴服务的持续性和可靠性。二是协会赋能。区镇成立民间厨师协会,开展厨艺擂台、食品安全培训等活动,推动乡村名厨的培育及乡土特色菜的传承推广。三是群众监督。推行“主家评分制”,主家宴会结束后对厨师服务、菜品质量等进行打分,作为民间厨师星级评定的重要依据。

四、制度化落实促长效,织密“监管网格”

建立“制度规范+数字赋能”双重保障体系,确保农村家宴在安全有序的轨道上健康发展。一是制定《食品安全应急处理制度》《食品留样制度》《食材索证索票制度》等15项制度,从食材采购到清洗粗加工、从加工烹饪到食品留样、从餐具清洗到人员卫生,方方面面都作出明确要求。二是现场指导实施分级管理制度,300人以下的中小型集体聚餐,由协管员负责全程指导,300人以上的大型集体聚餐,由协管员、基层分局监管人员联合上门指导,全程防控风险隐患。三是依托“平安乡宴”,实现家宴线上备案、厨师线上建档、礼堂线上管理、指导线上留痕。

五、文明化倡导树新风,培育“家宴新风尚”

将食品安全治理与乡风文明建设深度融合,培育健康饮食新风尚。各个家宴礼堂结合当地民情风俗习惯,推出不同菜品标准、不同价位的“文明菜单”,与各区镇联合利用年节俗事集中聚餐契机,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拒绝野味”等文明风尚宣传普及活动。部分区镇组建“银发宣传队”“红领巾宣传队”等志愿队伍,开展“食品安全大讲堂”“厨艺比武大赛”等特色活动。各村(社区)积极打造食品安全科普宣传阵地,利用广播、文化墙、短视频等载体传播食品安全知识和健康饮食理念。

农村家宴“五位一体”建设通过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实现了安全底线和文明高线“双提升”。下一步,张家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在数字化应用、市场化运营、文明品牌创建三个方面再发力,助力传统家宴焕发时代新活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文化内涵和安全保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