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济宁太白湖新区“3+N”模式筑牢学校食堂食品安全

2024-08-22 15:37来源:大众网 编辑:王加敏

近年来,山东省济宁市太白湖新区高度重视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始终将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3+N”工作法,筑牢“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三道防线,切实提升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水平,构建起校园食品安全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打造“三道防线”,筑牢校园食安基础。强化校园大宗食材整治,严把源头安全。聚焦整治学校大宗食材供货安全问题,结合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督促学校大宗食材供货商配齐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动态更新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机制。指导学校加强供货商资质审核,落实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制度,保证食品原料来源可查、源头可溯,同时加大对学校食品原料监督抽检力度,严防不合格食品流向校园餐桌。

推动部门协同共治,严格过程监管。太白湖新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区教育分局、区社保就业服务部、区公安分局、区卫健办等部门,坚持每学期开学前开展学校食品安全联合专项检查,建立信息共享、监督共管、责任共担机制。

整治校园周边,严控隐患风险。定期对校园周边食品经营户进行全面摸排,建立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管理台账,实施动态管理;组织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签订“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食品安全承诺书”50余份,要求商家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酒类、高油高盐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食品,切实履行社会责任;调高校园周边食品经营户风险等级,加大监督检查频次并建立问题台账。

实施“N”项举措,守护师生“舌尖安全”。推行“4D”食堂管理,构筑食品安全风险“防火墙”。榜样示范,典型引路,以山东师范大学太白湖新区实验小学食堂为样板,在中小学食堂全面推行“4D”管理模式,将“整理到位、责任到位、培训到位、执行到位”的“4D”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与学校食堂亟须规范提升的“管理制度落实、风险隐患分析、应急处置管理”等内容有效整合,打造了一套符合学校实际的“4D”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数字赋能“明厨亮灶”,加装校园食安“保险锁”。依托省智慧市场监管一体化平台,提高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水平,全面实施学校食堂“明厨亮灶+智慧监管”工程。先后投入260余万元完成“明厨亮灶+智慧监管”一期工程建设,利用实有视频监控资源,实施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视频网格化布点建设,对全区40家学校摄像头进行升级改造并接入智慧监管平台。

构造食安共治新关系,搭建家校同欢“连心桥”。在建立健全校长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制度的基础上,严格落实学校领导每日陪餐制。同时,全面推行“家委会”监督制度,实现食品安全共治共享。充分发挥社会和家长的监督作用,将每周食谱提前一天在学校公众号发布,自觉接受家长及社会各界监督;优先聘请学生家长作为餐厅工人,参与餐厅全过程监管;设立“家长开放日”,每周邀请家委会成员来学校食堂体验一日伙食,与学生同吃一锅饭,同尝一锅菜,在交流体验中开展餐厅满意度问卷调查,为学校的食堂服务提出中肯的整改意见。

“抓两头带中间”,助推校园食品安全全域提升。牢固树立校园食品安全全域提升的鲜明导向,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思路,助推全区学校食堂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通过打造示范标杆食堂树立先进典型。对辖区各学校食堂根据食品安全检查情况、实施色标管理及“互联网+明厨亮灶”管理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评选认定食安示范学校食堂6家。

通过“强校带弱校”促进整体提升。结合济宁市校与校“1523”帮扶促进活动,由区市场监管局和区教育分局根据日常管理掌握的实际情况,共同研究列出学校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排名居前和排名居后的学校进行帮扶主体名单的匹配,指导帮扶学校和被帮扶学校之间通过开展管理团队联席、食品安全管理知识交流研讨等活动,建立起帮扶指导和整改提升2本台账,使被帮扶学校食堂在设施设备建设与维护、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健全与落实、“清洁厨房”与色标管理达标等方面均得到显著提升。(李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