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更优推广更多的良种,为端稳中国人的饭碗和装满中国人的‘油瓶子’,作出自己的一点贡献。”这是安徽国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韩仁长始终不渝的理想。从卖种子到育种子,再到推广种子,他与“一粒种子”有不解之缘。
情牵农民 联农带农
韩仁长出生于安庆市潜山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热爱土地、热爱乡村,对农业饱含深情。1994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开始了与农业的深度链接。2008年,已在种业一线摸爬滚打多年的他,开始了创业历程,成立了以他为核心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公司——安徽国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自此开始了种业科技创新之旅。
2012年,家乡土地流转掀起高潮,但韩仁长发现,种田大户存在效益低下的问题。他用一个多月时间走访了260户种田大户,搞清情况后,为部分农户量身定做了季节安排、换茬轮作、病虫防治、水肥管理的“全套解决方案”,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种田能手。种田大户程高中在韩仁长的帮助下,流转土地从1500亩扩大到4000多亩,每亩增收400元,成了当地有名的种田富裕户,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扎根田头 培育良种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业人就是要尽可能为粮食安全提供当家品种,为中国种业发展,为农业强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韩仁长表示,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长夜漫漫,令他感到最兴奋的就是坐在田埂上,“享受”微风送来的阵阵稻香。
天道酬勤,韩仁长用自己的真诚汇聚了众多顶级专家,成立安徽徽豪农业高科技研究所,用自己的科学精神,和专家们一起自主培育油菜、水稻、蔬菜等新品种100多个,推广应用30多个,其中7个品种通过了国家审定,并有系列新组合正在国家和多省参试,即将通过审定。近5年,由他第一主持的多个项目,先后获得了安徽省科学技术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及安徽农业科技推广奖并带领企业承担国家和安徽省重点项目5项。
作为一名种业专家,他长期专注于农作物种子的“育繁推一体化”发展。“油菜不能再走大豆的老路了。”韩仁长说,老百姓吃油的问题不是小事,长江中下游适宜种植油菜,问题是要有好种子,让农民种植的油菜产量高、风险小、收入高。近年来,他的足迹踏遍了长江中下游和四川盆地,在安徽、江苏和浙江等省,他主导推广的优质油菜新品种从“绵油”到“豪油”“徽豪油”“豪油杂”,累计推广面积达1000多万亩,创造经济效益近百亿元。特别是他自育的“徽豪油12”不仅抗倒伏性强、含油量高,更因其整齐一致的成熟特性,成为国内首个实现全程机械化收割的油菜品种,有力推动了油菜规模种植。该品种目前已在长江流域推广种植超过300万亩,带动5万多农户实现增收。
政企协同 振兴种业
作为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韩仁长的梦想是将其所创办公司,打造成一家技术创新驱动型油稻种子公司。如今,这一梦想正在逐步变为现实。他创办的安徽国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油菜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安徽省专精特新企业、安徽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肥市创新型企业等,公司科研基地获批“国家农作物品种评价基地”,他带领科研团队入选安徽省江淮英才培养计划创新团队。2022年,农业农村部从全国遴选了69家优秀的创新型种企组建“种业国家队”,安徽国豪赫然在列,亦是安徽省内5家农作物国家种业阵型企业中唯一一家民营企业。
在诸如安徽国豪这样的民营种企发展轨迹中,政企协同始终是破局的关键。韩仁长表示,当企业开展科研一筹莫展时,合肥市农业农村局将市级油菜育种首席专家工作室落户企业;当公司自主研发的“徽豪油12”面临推广难题时,政府搭建的“看禾选种”平台将田间测产会开到农民地头,用实打实的亩产数据赢得了农户信任;当企业攻关油菜机械化收割技术时,科技部门的专项补贴及时到位,快速助力突破精量播种技术瓶颈。市场监管部门的“种子品牌护航”、商务部门的“出海绿色通道”,都为民营种子企业构筑了从技术研发,到市场开拓的全链条支持体系。
从市级科研平台向民企开放,到入选国家级种业阵型名单,安徽国豪的成长印证着:当政策活水精准浇灌创新沃土,民营种企也能扛起粮油安全的重任。安徽国豪长丰研发基地的试验田里,新一代抗病油菜品种已满目金黄,政企共育的“中国种子”正在茁壮成长。(杨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