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200亩,这批小麦就收割完成了。”4月21日,在柳州市柳江区百朋镇小山村冬闲田开发春收小麦高产综合技术集成应用实验示范区,小麦种植大户韦建康告诉记者。
这批小麦虽只有600亩,但却意义非凡:这是柳江区首次成功大面积试验种植小麦。
柳江区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副主任、高级农艺师蓝启和介绍,去年11月,示范区在不同区域实验种植十几个小麦品种,探索不同品种对环境的适应性。经过约150天的生长,南麦941品种表现出早熟、颗粒饱满、产量稳定等特点,平均亩产达325公斤,最高可达400公斤。
小麦的成功试种,为柳江区“稻稻麦”模式的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批冬小麦在一周后就能收割完毕,我们立即开启早稻种植,小麦种植很好地填补了冬闲田的‘档期’。如今,同样一块地,可以实现早稻、晚稻、小麦三造连续种植。”韦建康说。
据介绍,示范区春收小麦种植严格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绿色、环保”的要求进行,并采用统一品种、增密增穗、健株抗逆栽培、精准配方施肥、花期“一喷三防”调节技术、生产全程机械化等综合集成技术。同时,柳江区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深入种植一线,进行田间精准测试,为种植户提供种子优选、技术指导等服务,确保小麦高产丰收。
蓝启和告诉记者,今年,柳江区计划将种植冬闲田春小麦的面积扩大到2900亩,明年进一步扩大到5000亩。近年来,柳江区不断推动耕地复耕复种工作,盘活土地资源,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如今,“一年三作三收”的模式极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提升了粮食产能。(覃伟立 韦蒙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