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 中国食品安全网

站内搜 索

食安茶业

广东东莞茶香弥漫

2021-01-06 09:11:10 来源:南方日报编辑:高美琳
摘要:1月5日,茶产业在广东东莞迅速发展,并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同时一大批优秀的茶商、茶企加快崛起,正在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2020年12月31日至2021年1月3日,由东莞市贸促会指导,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深圳市华巨臣实业有限公司主办的2020中国(东莞)国际茶产业博览会(下称“2020东莞茶博会”)在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举行。此次东莞将全新升级举办茶博会,创新提出“政府+新利网络娱乐场开户注册 协会+企业”的办展模式,万吨茶仓、亿级茶市开张,莞藏好茶、莞仓老茶亮相,吸引了来自全国69个名茶产区的600家龙头品牌前来喝茶、交流。

20210106085612607001.png

2020年12月31日,2020东莞茶博会在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开幕,吸引大批茶客到现场品茶。 孙俊杰 摄

茶博会升级的背后是东莞“爱茶之都”“藏茶之都”的城市名片的展现。如今,东莞把一片小小的茶树叶培育成“一条链条”,茶基因在“世界工厂”里生根发芽,让茶成为东莞的大产业,东莞的茶香弥漫到了世界各地,“爱茶之都”“藏茶之都”的美誉也因此声名鹊起。

随着茶产业在东莞迅速发展,东莞茶产业也交出一份靓丽的成绩单:全市坐拥4500多家茶相关商户、40万吨民间藏茶量位居全国第一、逾万家大小茶馆、50亿元茶产业交易量、老茶交易量全国第一……不产茶的东莞,凭借其中多项涉茶指标位居全国第一。

从爱茶到藏茶

东莞藏茶量全国第一

东莞是名声在外的“爱茶之都”“藏茶之都”,藏茶量全国排名第一、老茶保有量位居全国第一,但是东莞不生产一片茶叶。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东莞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承接了香港、台湾的制造业转移,敢为人先的东莞逐步形成了具有世界影响的制造业基地。港资、台资企业外溢的同时,品茶、藏茶的风气随之传入东莞,普洱茶等陈茶在东莞流行,拉开了东莞藏茶、爱茶的序幕。

乘着改革开放的政策浪潮,挣到第一桶金的东莞人,瞄准价格正在快速上涨的茶叶产业,涌入了茶叶市场。东莞本土的资深老茶人叶汉民是最早进入茶产业的一拨人。“随着港商、台商进入东莞,也带入普洱茶入莞,深受东莞人的喜爱,继而功夫茶等茶文化在东莞扎下了根。”叶汉民对普洱茶的历史娓娓道来。

正因为老茶人对茶的“痴迷”,感染了不少东莞人进入了茶新利网络娱乐场开户注册 ,如今陈健成就是其中之一。陈健成在2007年从制造业转型至茶新利网络娱乐场开户注册 ,至今已经13年,“我本身爱茶,在老茶人的熏陶下爱上了茶故事、茶文化,了解到普洱茶‘越陈越香’的价值,经过调研,发现东莞培育出茶的浓厚的氛围,拥有一批爱茶的东莞人群,市场前景可期,所以就进入了茶新利网络娱乐场开户注册 。”

随着爱茶、藏茶的东莞人越来越多,昌兴茶叶仓储、双普仓储等全国知名茶仓应时而生、应势而生。比如,2012年东莞市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时机,东莞市昌兴茶叶仓储有限公司利用旧厂房改造,转型而成为综合性专业茶仓。目前,昌兴存茶的茶叶仓储量已达4000余吨,以普洱茶、藏茶等黑茶和白茶为主要仓储对象。

“我们茶人的财富和荣耀来自于茶,所以一定要把茶安顿好,我对茶爱护的程度超过其他物质。”1990年就涉足茶产业、东莞万江茶叶协会会长、广东鸿鑫隆茶叶董事长陈竑晖道出了爱茶之人的痴醉,也解开了东莞是藏茶之都的密码,“东莞仓储成本低,茶商可以租下一栋栋的自建房或者厂房藏茶,茶仓的条件讲究楼层、温湿度、座向,品质好的茶仓可以保证流通价值、品饮价值、市场价值。”

约从2007年开始,东莞民间收藏茶叶的数量达到了2万吨,当时的市场均价约每吨20万元,十多年来,东莞茶叶收藏数量一直在稳步增长。当下,东莞民间收藏的各类茶叶约为40万吨,在茶叶收藏数量方面,则长期稳居全国第一。

从买茶到卖茶

茶叶交易金额年均50亿

“茶叶收藏之都”“爱茶之都”的背后,是民间资本和热爱茶叶收藏人士的推动。中国最大的新茶交易市场为广州芳村,而芳村三分之一的茶叶被东莞爱茶人士所购买。

随着藏茶量与日俱增,如何让东莞民间庞大藏茶量得以流通,成为这座城市能否巩固“藏茶之都”地位的关键。因此,爱买茶的东莞人自己也卖起了茶叶。经过多年的发展,东莞茶叶交易是中国重要的贸易集散地,茶叶交易金额年平均达到50亿元,老茶交易量全国第一。

经过陈竑晖的调研发现,以前广州芳村三分之一的茶叶由东莞人所购买,如今广州芳村五成以上的10年名牌老茶由东莞供应。东莞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为陈茶的储藏提供了优越的环境,也打开了陈茶销售市场。业内有种说法,以云南普洱茶为例子,生产在云南,收藏在东莞,销售在东莞。这足以瞥见东莞茶产业的地位。

推动庞大的交易量的是东莞大小10多个茶叶市场、超过万家门店、数百万爱茶人士。以万江石美茶叶市场为例子,其前身是一条物流街,由于茶产业、茶文化的兴起,藏茶量的增多,几个村里的老茶人就盘算着发展茶叶市场提升藏茶的流通能力。2013年,石美茶叶市场刚成立时,由于定位精准、租金便宜,吸引大批茶商到此创业,有一批眼光独到的茶商以“白菜价”购入厂房,开始在东莞石美落地生根,慢慢发展成为如今的新利网络娱乐场开户注册 翘楚。

石美茶叶市场在发展的前10年间,云南、福建、广西、湖南、湖北等全国各地产茶区的茶企、茶商聚集于此。近年来,石美茶叶市场再度升级品质,以茶叶市场为代表的问茶文化小镇雏形初现。如今,万江石美茶叶市场坐拥商铺1000多家,年交易额达数十亿元以上,是国内仅次于广州芳村南方茶叶市场的第二大茶叶市场。

喝茶去相关负责人徐敏说,从藏茶的品类来说,东莞中长期的普洱茶最多。普洱茶越陈越香,抗通胀力强,茶人、茶商、茶企均喜欢买卖。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普洱茶的火热,带动了东莞老茶交易的活跃。

广莞深都是茶叶消费重要市场,从当前的地域特色来看,广深莞三地都已经发展形成了各有优势的茶产业、茶文化格局。三地各有鲜明特色。比如东莞,以中国重要的茶叶交易集散地、老茶交易量全国第一、收藏市场全国第一的优势地位,这座善于藏茶的工业城市与广州、深圳两位“老大哥”建立“铁三角”的竞合关系,形成“广州流通、东莞藏茶、深圳叹茶”的格局,共同做大茶产业市场,共促产业繁荣。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进程按下了“加速键”,东莞充分发挥枢纽作用,用好城市竞合的入场券,整合城市间的资源,利用湾区资金和信息等方面的优势,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联系越发紧密了,不仅巩固了与广州和深圳的“铁三角”关系,而且东莞的“茶经验”受到珠海、中山、惠州等城市追捧,每年多个城市茶产业的相关代表都会来东莞学习、取经。

陈竑晖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在文化渊源、风俗习惯等领域都有着同气连枝、一脉相承的关系,自古以来的喝茶养生传统让整个区域形成大规模消费普洱茶的基础,为东莞藏茶的流通消费变现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从上游到中下游

茶叶全产业链雏形初现

在万江茶叶市场里,今大福班章茶、中茶号级·红标普洱茶、大益冠军群峰茶产品接连在此发布新品,吸引数千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茶商、茶企来此看新品发布……随着茶产业在东莞生根发芽,定价中心、交易中心、发布中心在这里随之建立,至此,东莞茶产业的中下游环节分布越发清晰。

陈竑晖告诉记者,每年很多知名茶品牌企业均在万江茶叶市场发布新品,可以说这里是茶产业的风向标,是东莞这个茶都对外的窗口。因此,万江街道以万江石美茶叶市场为主体,打造包括鸿鑫隆茶仓、莞万茶仓、鸿鑫隆茶文化馆、茶叶博物馆、名牌荟萃、万商云集的3A级茶文化小镇,进一步完善茶产业中游链条。

不仅是万江茶文化小镇,道滘华南茶叶市场正致力于深度挖掘专业市场及服务茶叶上下游产业链。“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一方面推进整个新利网络娱乐场开户注册 的发展,让东莞的中老期茶、东莞仓、藏茶新利网络娱乐场开户注册 更加深化,通过专业市场,引进更多茶种;另一方面为消费者提供深度服务,让茶文化、茶旅游、茶艺馆向下游产业延伸,使茶产业做得更强更大。”道滘华南茶叶市场相关负责人表示。

未来城市的竞争是产业链的竞争。沿着东莞茶叶产业链条的上下游看,茶企、茶商、茶人、茶叶市场、茶仓双双“联手”,一条完整的超级产业链俨然呈现。

在产业链上游,有钱有物业、偏好收藏的东莞人纷纷进入陈茶藏茶领域,“东莞仓”名满天下,藏茶量排名全国第一;另一波东莞茶人不满足大厂生产的茶,走进茶山做茶,开起茶厂,“东莞茶”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在产业链中下游,专业市场、茶艺馆、茶博物馆、茶小镇、茶产业园等渐成规模。

此外,对接上游,赋能下游的电商平台、交易平台也在东莞逐渐兴起。比如,在上世纪80年代涉足茶产业的罗艳芬,创立广东省东傣茶业有限公司多年后,在去年也上线了东傣茶叶经纪交易平台,通过培养一群专门做茶叶流通的经纪人调研市场、获取信息,为交易双方提供价格参考和品质鉴定的标准,从而更好地促进茶叶交易流通;又如老茶汇去年4月线上创建老茶易购平台,前端链接商家、收藏以及厂家,经过严选放入平台,供全国经营者进行选购。

可见,在不断壮大的东莞茶产业军团中,产业链中一大批优秀的茶商、茶企加快崛起,正在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叶永茵)

18luck新利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订报热线:010-68289071   新闻线索E-mail:newscfsn@163.com  采编热线:010-5338523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转8066  通联热线:010-63703078
中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ICP备10219194号-3 %E5%A4%87%E6%A1%88%E5%9B%BE%E6%A0%87.png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877号
新利18官方备用网站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2 18luck体育下载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