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李俊)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开展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级食安委及其办公室将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作为食品安全工作重构基础、再造流程、重塑体系的中心工作重点推进,坚持“四力齐发”,推动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落到实处。
优化机制 协同发力
突出重点主体包保。对特殊食品生产者、小作坊、中央厨房、网络餐饮平台、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承接宴会和游客团餐的经营者开展现场督导每年不少于2次。对学校和幼儿园食堂等经营主体,实行提级包保,原则上由乡镇级以上领导干部开展此类主体包保督导,且每年现场督导不少于2次。推动新利网络娱乐场开户注册 部门参与。压紧压实校园食堂、养老机构、医疗机构、建筑工地等集中用餐单位新利网络娱乐场开户注册 主管部门食品安全责任,推动新利网络娱乐场开户注册 部门发挥职能作用,协助开展本新利网络娱乐场开户注册 、本领域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包保督导工作。切实减轻基层负担。依托干部进村(社区)入户帮扶机制和“民族团结一家亲联谊”结对认亲活动等,快速建立包保关系。运用“看、查、问、宣”四步法,鼓励村(社区)干部就近包保、分片包保,将包保、包户、网格化管理等工作融合一体统筹推进,实现进一次门、办多件事。
强化培训 精准着力
全面系统培训。印发《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十问十答》《包保手册》《“两个责任”应知应会》《包保干部到食品销售、餐饮、生产企业看什么》系列培训资料“全家桶”,为包保干部、包保主体提供履职尽责“工具箱”。连续2年联合司法厅在“法宣在线”、《法治讲座·逢九必讲》《法润天山·微访谈》等平台开展授课和答题活动,覆盖全区全部国家工作人员。分类精准培训。制定《包保干部分类督导工作指引》,让包保干部针对不同业态开展分类督导,解决督导针对性、实效性不强的问题。开设“新利体育官方入口官网网址 ”,邀请市场监管总局领导亲临授课,每月开展“两个责任”专题培训;常态化开展“食安问答”,对基层日常请示事项书面答复,答复一地、指导各地。特色定制培训。针对包保干部不同需求,分类举办定制培训。连续2年举办党政领导干部“两个责任”培训班,对各地政府食品安全分管领导专题培训。印制3万份汉、维双语版《包保工作提示卡》,成立“马背宣讲队”,为牧区包保主体上门培训。广泛演播阿肯阿依特斯弹唱《食品安全你我他》,为少数民族包保干部、包保主体送去“两个责任”知识。
压实责任 持续用力
用好“三书一函”。将“三书一函”作为探索充分发挥督查督办作用、推动工作落实的有力途径,对包保干部履职不到位、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力等情形,按规定发出提醒敦促函、整改通知书或约谈通知书。累计下发《整改通知书》9份、《提醒敦促函》116份。开展调研指导。建立“督导+调研+交流”工作机制,每季度选取1-2个地(州、市)对“两个责任”落实情况进行调研指导,现场听取意见建议,掌握基层实情及困难问题,充分发挥各级食安办统筹协调作用,加大帮扶指导力度,及时解决基层实际困难,切实提高包保督导工作质效。日常交叉抽查。采取电话抽查、网上评查、交叉互查等方式,抽查4.45万名包保干部、19.73万个包保主体,向包保干部、食品生产经营主体了解包保督导情况和平台应用情况,将存在的问题反馈至各地举一反三自查整改,不定期对未整改到位的主体再度通报至属地管理部门,有力督促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落实落细。
探索创新 示范助力
坚持党建引领。推行“支部书记任总监,党员担任食品安全员”工作机制,4000余名党员担任食品安全总监或食品安全员;建立食品安全党员示范户348家,悬挂“共产党员经营户”公示牌;成立党建工作指导站129个,开展食品安全指导服务工作。建立奖惩制度。推动建立落实包保责任激励约束办法,表扬先进单位78个、优秀干部121人,通报后进单位98个、后进干部135人;塔城地区奖励30名优秀包保干部赴辽宁参加10天培训。推行食品经营主体“红黑榜”制度,红榜表扬主体1544家次。发布企业建立并运用《风险管控清单》制度典型案例5起。黑榜曝光主体1324家次;对4名考核不合格的校园食品安全总监停职调岗,3名企业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受到行政处罚。打造示范点位。坚持“抓两头、带中间”,在严格规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的基础上,印发《关于抓好示范引领 推动“两个责任”工作走深走实的通知》,打造食品安全“两个责任”示范片区65个、示范点位1200余家,召开现场会、观摩会59次,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