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大雪节气,洛南县田间地头的柿子树上挂满了火红的柿子,成为冬日里一道风景。眼下,正值制作柿饼的黄金期,12月7日,笔者走进洛南县保安镇庙底村张军平家,一家人正忙着制作柿饼。
“我们这里昼夜温差大,种植的柿子色好、味甜。今年采摘的柿子已经全部削皮串起来进行晾晒了。”张军平说。
张军平介绍,该村种植的柿子树约有15亩,今年的柿子产量约22.5吨,可做4500公斤柿饼,预计销售额12万元。除了制作柿饼外,洛南县当地企业还开发了柿子醋、柿子酒、柿子果饮等产品。
12月8日,笔者走进古城镇的洛南县古柏酱醋食品厂,只见400个醋缸、酒缸整齐排列,工人正有条不紊地分拣柿子,为加工柿子醋、柿子酒、柿子果饮作准备。
“今年,我们共收购了80多吨柿子,采用传统手工工艺制作柿子醋、柿子酒。”古柏酱醋食品厂厂长王春敏介绍,这些产品明年麦收前后就可以上市销售了。
2012年开始,王春敏从父亲手里接过做醋、酿酒的营生,并积极转型发展,将原先制作粮食醋、粮食酒改为制作柿子醋、柿子酒、柿子果饮。
“每年霜降过后,我们将收购的柿子倒入大缸中密封,使其自然脱涩、发酵变甜、软化出汁;第二年清明前后,过滤出柿子汁进行酒精发酵,一周左右加入醋曲封缸,再经日晒夜露自然发酵成醋,麦收前后开缸出醋。此时,醋汁清如水、亮如油,再经过陈酿、过滤、灭菌、灌装等程序,就可以销售了。”说起柿子醋的制作,王春敏娓娓道来。
“以前,家里的柿子吃不完,很多都放坏了,现在,可以卖给柿子醋加工厂,既不浪费,又能增加收入。”古城镇四联村村民张老虎说。
据介绍,柿子加工产业不仅解决了柿子的销路问题,还为附近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从收购柿子到柿子醋、柿子酒出缸,古柏酱醋食品厂每年都要吸纳不少群众进厂务工。
近年来,洛南县充分利用丰富的柿子资源,大力推进柿子产业发展,柿子年产量1000多吨,并成功研发出柿子醋、柿子酒、柿子果饮等系列柿子深加工产品。这份甜蜜“柿”业,不仅极大提高了柿子的经济价值,还为当地群众开辟了新的增收途径,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新动能。(毕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