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浙江象山县做好山海文章解锁食安共富幸福密码

2025-06-24 11:54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连待待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葛寅 王维科 记者戴正聪) 在东海边的象山半岛上,依托“北纬30°最美海岸线”的独特资源,象山县市场监管局正积极探索,以“小切口”推动“大共治”,走出一条“监管强基础、安全筑底线、融合促共富”的特色发展之路,涌现出墙头、东旦、高泥等一批食安共富村。

创新驱动 赋能乡村发展振兴

象山县山海相拥、物产丰饶,柑橘、枇杷、黄鱼金亮肥美,多样的农渔资源构筑起乡村振兴的坚实根基,象山县市场监管局立足资源禀赋,积极推动各产业发展升级。

在商标培育领域,该局通过“商标保险+质押融资+维权服务”模式,培育出“象山红美人”“象山白鹅”“象山大黄鱼”等9个农产品地理标志商标,实现“象山柑橘”商标质押融资2亿元,惠及110家农户。在电商赋能方面,该局创新打造“地理标志+直播带货”运营模式,在晓塘村、盛平山村等“象山柑橘”和“象山红美人”主产区,指导培育农产品“绿色直播间”,建成省级农产品绿色直播间1家,助力农产品电商销售规模突破1090万元。在非遗食品元素挖掘方面,围绕米馒头、萝卜团、麦糕等象山传统美食,积极建设儒雅洋村、瀛洲村非遗食品小作坊集聚区。创新开发红美人酒、草莓酒、枇杷花蜜等深加工产品,打造“一果两吃”(鲜果采摘、果酒酿造)、“一树多宝”(枇杷花、枇杷蜜、枇杷果)特色产业链,带动村民“甜蜜致富”。

产业升级 筑牢食安共富根基

产业发展以外,象山县市场监管局牵头联合多部门共同构建“一品一策”监管机制,邀请专家开展实地技术帮扶,实现科学施药“数智化”分析研判,严格把控农产品上市前质量检测与溯源。在高泥村,该局指导海韵水产合作社发挥平台作用,带领经营主体规范新利网络娱乐场开户注册 标准,让大黄鱼、鲈鱼等本地海产资源产品远销海外,养殖业年产值达1.4亿元,户均年收入超30万元,村集体经济年均增收20万元,不仅有效拓宽渔民增收渠道,推动渔业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转型,更以产业兴旺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为食安共富提供了生动实践样本。

文旅融合 激活乡村经济动能

象山县市场监管局助力旅游资源丰富的乡村打造规范化高等级民宿点位,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在墙头村,该局推动成立“健康民宿”联盟,协助制定12项新利网络娱乐场开户注册 标准,实行“许可备案+承诺公示+分级管理”制度。联盟成员中,“花开墙头”民宿入选“浙个好”品牌,“朝山暮海”民宿负责人获评“浙江省最美个体工商户”。

此外,围绕“食安+”多元业态,该局积极对接文旅部门和属地政府,引入新兴网红食品业态,吸引年轻消费群体。同时,开展农家乐食品安全提升行动,开发“食品安全+农耕文化”特色课程,全面推广食责险。在墙头村,“海山屿窑炉面包”“村里有座咖啡馆”等新业态带动了周边乡村发展“村咖”经济。在儒雅洋村,全县首个非遗食品食安科普基地在这里落地,进一步提升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认知水平。

机制固本 强化长效发展保障

象山县市场监管局还成立了食安共富帮扶专班,选派业务骨干驻村指导,培育出750余人的“乡村食安监督员”队伍,实现全县18个镇乡(街道)全覆盖,累计发现并上报食品安全隐患354起。同时,积极推动村级农贸市场和农村聚餐场所改造提升,指导3家村级农贸市场建成省三星级市场,为群众提供1045批次免费食品快检服务,开展“你点我检”活动20次,抽检食品400余批次,结合“老年助餐+食品安全”工作要求,建成养老机构“阳光厨房”36家,全力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从产业升级到文旅融合,从机制创新到民生服务,象山县市场监管局绘就出食安共治与乡村共富的壮美画卷,一个个共富村的蝶变,一组组亮眼数据的背后,是守护群众食品安全的初心,更是助力乡村振兴的担当。

未来,该局将继续深耕“食安共富幸福村”建设,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织密食品安全防护网,拓宽乡村共富新路径,让幸福在每个村落生根发芽,让食安与共富的硕果惠及更多群众。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