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浙江安吉县天荒坪镇全域推进“食安共富幸福村”建设 解码乡村现代化新路径

2025-06-25 09:34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连待待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记者邬玲) 2025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今年以来,安吉县天荒坪镇以“食安共富幸福村”全域建设为契机,推行“全球合伙人计划”,以余村大景区和青年大社区两大载体为支撑,为中国式乡村现代化实践提供“片区组团、产业共兴、食安筑基、共富共享”的绿色发展样板。

搭建全域工作体系 凝聚协同建设合力

建立“片区+乡镇(街道)+行政村”三级工作体系。成立天荒坪镇“食安共富幸福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2025年天荒坪镇“食安共富幸福村”建设实施方案》,创新以片区乡镇组团发展模式,建强“县城-中心镇-重点村”三级发展轴,集合农业农村、文体旅等多部门政策、资源要素,全力支持全镇11个行政村开展建设工作,各村结合自身资源禀赋优势,制定“一村一清单”,打造“一村一品”。

做优“街巷+产业园+风景区”特色化精品共富带。依托丰富的绿色资源,融合“餐饮烟火气、产业园蓬勃朝气、风景区秀气”,在好风景里构筑生态经济圈。串联餐饮示范街区、园区平台、山水风景等特色经营性点位,发展生态露营、山野咖啡、网红餐饮等新业态。田园风情、非遗美食与乡音酒馆、矿山遗址等交相辉映,使余村成为全国生态旅游和文化体验的热门目的地。2024年,全村接待游客122万人次,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2205万元。

打造“提升+规范+标杆”分层次全域样板群。按照“提升一批、规范一批、标杆一批”三大指向,精准施策,构建全域覆盖、层次分明的食安共富发展格局。深入开展对各村自然资源、产业基础、文化特色以及食安生态等方面的调研,根据各村实际建设需求,打造食安共富幸福“一村一品”建设案例11个,其中提升案例3个,规范案例7个,标杆案例1个,“点线面”立体式构建全域样板群,为全县、全市提供可复制、可借鉴的“安吉方案”。

挖掘生态资源优势 激活共同富裕动能

以青创实践赋能乡村食品产业。强化“引育用留”全链条政策供给,在创业空间、金融政策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擦亮安吉“青年入乡首选地”金名片。发布《青年入乡发展规范》,建立全国首个县级“青创学院”,53个青创空间,2024年以来,累计吸引145个食品类青创项目落地,带动村民就业超600人。

以多产融合开拓村民增收路径。探索构建全域乡村运营、全球合伙人共创、强村公司共富等一批新机制,以缩小“三大差距”为主攻方向,深化以优质资产、资源量化入股,村集体和农民拿租金、挣薪金、分股金的“两入股三收益” 利益联结机制。以“余村原”为代表的余村万亩林下经济产业园,带动余村村及周边村的村集体经济壮大、百姓增收2000余万元。

以品牌建设推动产业增值增效。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提升本地农业产业效益,开辟“品牌+产业”新发展路径。以余村“两山农耕”区域公用品牌为基础,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挖掘安吉白茶、大溪山核桃、天目笋干等特色产品潜力,构建以区域品牌为引领、企业品牌为支撑、产品品牌为基础的品牌矩阵。

营造共建共享格局 打造幸福有感乡村

突出党建引领,凝聚乡村建设合力。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食品产业的发展优势。充分春林山庄、余韵三舍等红色打卡地的引领作用,推动党员经营示范户带头守法诚信经营并宣传“食安共富幸福村”建设的必要性和成果。

突出全民参与,壮大食安共治队伍。以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为重要抓手,充分激发各生产经营主体的创新活力以及专业监管干部、协管员、网格员的综合治理能力,形成食安监管多元联动格局。今年以来,参与食品安全监督检查超500人次,发现并整改问题258个。

突出专项整治,筑牢食安底线防线。以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问题等专项整治行动为契机,加大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力度,规范农村食品市场秩序。聚焦农村小食杂店、小餐饮店、连锁便利店等业态,建立动态监管台账,严查“三无”产品、过期食品、侵权“山寨”食品及非法添加行为,2024年以来,查处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一般程序案件11件,适用首违不罚24件。农村食品安全治理体系高效运转,群众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大幅提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