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记者邬玲) 安吉县灵峰街道横山坞村“小瘾半日村”民宿村落位于湖州市安吉县,是长三角地区知名的民宿集群与乡村旅游目的地。随着民宿及餐饮业态的快速发展,食品安全管理面临“监管力量不足、商户自律薄弱、游客需求多元化”等挑战。为破解难题,横山坞村以“浙江省食安共富幸福村”建设为抓手,创新将“民宿商户自治委员会”经验延伸至食品安全领域,探索“商户自治+政府引导+社会共治”的治理模式,推动食品安全与乡村旅游、共同富裕深度融合。
该村以“自治共治”为核心,聚焦民宿餐饮、农产品产销、乡村文旅三大领域,成立“食品安全商户自治委员会”(以下简称“食安自委会”),构建“标准共建、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治理机制。通过制定《食品安全自治公约》、实施量化考评与动态激励,实现全村食品抽检合格率98.2%,民宿后厨规范化率达96%。同步开发“半日村食旅IP”,打造“竹海宴”“有机茶餐”等特色品牌,带动村集体经济年增收22%,承办“全国文化和旅游促进共同富裕现场会”、“全国发展乡村民宿和推进全域旅游现场会”等活动,获评“共同富裕突出贡献奖”与“湖州市食品安全示范街区”等荣誉。
创新组织架构,凝聚共治合力。自治主体下沉,由20余家民宿及餐饮经营者民主推选代表组成“食安自委会”,下设巡查组、考评组、培训组,统筹食品安全自治工作。协同监管升级,联合市场监管、文旅、农业农村等部门成立“食安共治联盟”,建立“自查、互查、专查”三级联动机制,检查频次减少30%,整改效率提升75%。
标准化管理筑牢安全底线。“三查三看”日常巡查,每月巡查“查证照资质看规范经营、查食材溯源看源头安全、查操作流程看风险管控”,依托“浙食链”实现食材追溯,建立“一户一档”动态台账。“五维百分制”考评体系,围绕食材安全(30%)、加工规范(25%)、环境卫生(20%)、投诉处理(15%)、诚信经营(10%)五大维度,定期交叉互评并公示“红黄绿”榜单,考评结果与政策扶持、宣传资源挂钩。
数字赋能提升治理效能。依托智慧监管平台,集成民宿后厨监控、农产品溯源数据、游客评价系统,实现风险预警。深化公众参与,推广“百姓点检”小程序,游客扫码即可查看食材来源、抽检结果,累计接收并处置公众反馈意见120条,整改率达98%。
产业融合赋能共同富裕。“共富摊位”助农增收,设立“半日村食安市集”,优先吸纳低收入农户销售自产农产品,纳入“浙食链”追溯体系,累计助农增收80万元。“食旅融合”品牌打造,开发“竹海宴”“有机茶餐”等特色套餐,联动民宿推出“食安研学游”路线,年接待游客5.2万人次,带动农产品销售200余万元。
通过“自治 + 共治”的双轮驱动,该村的食安治理效能显著提升,食安问题整改周期缩短至3天内,消费投诉量同比下降87%,获评“市级食品安全示范街区、放心消费示范街区”等荣誉。产业增值与品牌实现突破,民宿平均入住率提升12%,餐饮单位营业额同比增长45%,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95万元;“半日村食安市集”入选市级“共富典型案例”,“竹海宴”获评“浙江乡村特色美食”。共富成果惠及民生,通过“共富摊位”和直播助农,低收入农户年均增收1.6万元,新增就业岗位210个,村民满意度达97%。
该村以自治激活内生动力,通过商户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破解“政府管不全、商户被动管”的困局,实现长效治理;以标准引领提质增效,量化考评与动态激励结合,推动食安管理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型;以数字赋能智慧监管,打通数据壁垒,提升监管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构建社会共治新格局;以产治融合助力共富,将食安治理与产业升级、农民增收深度融合,形成“安全促发展、发展保安全”的良性循环。
下一步,横山坞村将以“自治共治”模式为核心,进一步优化食安自委会职能,拓展“食安+文旅”场景,开发“非遗美食工坊”“生态农场体验”等新业态,为全市乃至全省乡村食安治理与共同富裕提供样板。